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 “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3.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入列,表明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么,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4.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以下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s\do5(A.江南制造总局)) ),\s\do5(B.开平矿务局)) ),\s\do5(C.汉阳铁厂)) ),\s\do5(D.轮船招商局)) 5. 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更是不胜负担。这段材料( )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的主因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的结局 6. 下列工业企业中。不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D.?安庆内军械所 7. 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 8. 识读下图,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 ) A.小农经济 B.封建制度 C.西方先进技术 D.国人爱国热情 9.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10.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兴办是为了镇压“粤匪”?????????????????? B.?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创办者 C.?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清政府危机????????????????????????????? D.?辜鸿铭肯定了曾国藩兴办的洋务 12.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3. 下表是八年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謇 D.范旭东 14.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C.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 D.地区之间发展均衡 15. 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封闭。19世纪90年代,武举李福明因设立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经都察院批准,饬令撤去。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封建地主纷纷从事工商业 B.实业救国思想在我国影响较大 C.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D.洋务运动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材料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社会经济发生了的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3)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举措 咸丰十一年(1861) 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水师 同治四年(1865)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70)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1880)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1885)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1888)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材料二 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读材料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4)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什么?积极作用是什么? (5)洋务运动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6)列举该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两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DAA 6-10CDBDB 11-15CDCDC 二、非选择题 16.(1)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 (3)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7.(1)变动:封建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原因: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 (2)变化: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原因: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清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封建势力阻碍;实业家的投资;统治阶级的政策。(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8.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方式: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 (3)军事方面。 (4)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答出后两句也可得全分) (5)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各答对两个得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