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 面对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帜掀起了洋务运动,其根本目的是( ) A.解决清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 C.改进军事装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解决政府财政困难,发展近代工业 3.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D.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 4.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最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出他主张学习西方( ) 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 5.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安庆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6. 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华为用5G技术使中国民族企业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历史上,我国民族工业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总局设于上海,分局设于天津. 汉口. 福州. 广州. 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 新加坡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我国( ) A.军事工业发展到了海外 B.民用工业近代化 C.交通运输发展领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强道路 9.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大生纱厂 D. 福新面粉公司 10. 1877~1889年,英国太古. 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 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11.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12. 请看下面一则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材料中的“状元”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周学熙 13. 洋务派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同点是( ) A.私人投资创办 B.实行封建管理 C.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而创办 D.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14. 近代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集中于( ) A. 沿海地区 B. 沿江地区 C. 平原地区 D. 依山靠水地区 1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整体实力来看,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落后. 设备陈旧。”由此可见民族工业的缺点包括( ) ①分布不均衡 ②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整体实力较弱 ④一直发展缓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哪一条款。 材料三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 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生纱厂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17.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他们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中国“独火器万不能及”,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史实依据是什么?为此洋务派进行了怎样的实践?(列举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列举两例)?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说这场运动从西方文明中采纳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更为可取的东西”又是指什么? (4)洋务运动给近代化探索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教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窃惟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中国金. 银. 煤. 铁各矿胜于西洋各国,只以风气未开,菁华阑而不发,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1)请举出洋务派的几位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 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5)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BACD 6-10AABBD 11-15CBDAA 二. 非选择题 16.(1)洋务运动。 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主张:实业救国。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实业救国的热潮等。 17.(1)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筹建了福建. 广东. 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2)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开平煤矿等。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客观上却促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西方政治制度。 (4)学习先进文明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深入挖掘其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改革必须要有政治和制度的有力保障才能成功,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 18. (1)奕?.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2) “剿发捻,勤远略”,即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 (3)购买洋船洋炮,开矿。 (4)开平矿务局;洋务派的“求富”是为“自强”服务的,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5)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