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社会道德法治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社会道德法治试卷

资源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0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1-5.CCDDB
6-10.BCADA
11-15.ACDBC
16-20.CADBC
21.(10分)
(1)经纬度位置: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南温带(2分)
相对位置:位于大洋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2分)
(2)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1分),澳大利亚东南部/南部(1分)
(3)粗放牧羊带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盆地,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及沿海地区。(2分)
(4)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2分)
(10分)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适宜(任意两点即可,2分)
②热带季风气候(1分)③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
(2)气候(2分)
(3)水稻。(1分)图示亚洲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3分)
(10分)
(1)A:涿郡;B:洛阳;C:余杭;D:长江;E:黄河(5分)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3分)
(3)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2分)
24.(10分)
(1)唐朝;(1分)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发展或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手工业发展或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极富特色的一种。(2分)
(2)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1分)文化:唐诗繁荣;(1分)影响: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1分)
(3)因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2分)
25.(10分)
(1)不是。(1分)声音低沉,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喜欢和老师、家长“抬杠”反映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增强。(2分)
(2)“学贵有疑”,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能调动起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力,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只不过小明在批判时,要重视批判的技巧,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两点即可,4分)
(3)缺乏自信。(1分)建议: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小雪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努力自强;同时也要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一点即可,2分)
26.(10分)
(1)小明积极承担责任,体验到了责任感;(2分)考试得A是对自己能力的承认和赞赏,体验到了胜利感(或胜任感);(2分)看到他人遭受欺辱,自己很愤怒,体验到了正义感。(2分)
(2)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2分)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2分)
答案第2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2020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一位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外国游客这样评论举办地乌镇:“临水建屋,以船代车,行走在这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像极了我的家乡。”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于
A.巴黎????
B.蔚山???
C.威尼斯????
D.巴西利亚?
2.下列关于南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好望角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B.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金刚石和铜矿最多的国家
C.南非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
D.以开普敦为中心的中央区是全国政治和经济的心脏地带
3.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纽约:国际性大都市,美国政治的心脏
B.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C.巴西利亚: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D.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埃菲尔铁塔是其标志性
(?http:?/??/?www.21cnjy.com?)建筑
4.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
D.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
5.家住浙江的小丽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概况,她
A.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B.采用中国政区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C.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6.“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
①要因地制宜
②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C.达到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8.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9.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顺应这一主流的史实是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交流
②契丹国仿效中原进行改革
③唐太宗采取和亲政策
④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A.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C.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11.唐玄宗时,士人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也纷纷穿起男式圆领服,足登乌皮靴。在长安等大都市街头,处处可见身着胡服的汉族女性。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政府着力移风易俗
C.女性更易接受胡服
D.服饰等级差别消除
12.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下列表述不属于唐诗兴盛原因的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的完善
C.宗教活动的盛行
D.民族融合的加强
13.七年级的几个同学在一起谈论自己出现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A.甲说:“我的身高在一年内增高了8厘米。”
B.乙说:“我的喉结增大了,开始长胡须了。”
C.丙说:“我的体重增加很快,今年增重了3公斤。”
D.丁说:“我开始喜欢唱歌了,也没有那么胆小了。”
14.步入青春期,青少年出现心理萌动,但是老师、家长都告诫我们,男生女生应“交往有度”。下列对“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避免交往,不引起他人怀疑
B.控制情感,不超越友情界限
C.保持距离,不突破一米限制
D.消除差异,不把对方当异性
15.下列行为中,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
①王悦经常自我反省,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②林瑞专心于学习,对班级的事从来不过问 
③李明每天都多带瓶水,以备其他同学需要
④赵小琳经常帮助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小明趁妈妈不在家,常常偷偷打游戏;做班级值日时,常常找借口“逃之天天”;上课时,常常不带教科书,不认真听讲。对此,我们应该告诉他
①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②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③加强自我监控,增强自控能力
④要有知耻之心,反思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调查显示,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每提高10%,学生焦虑、孤独、违规违纪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平均降低约6%。这启示我们
A.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培养积极心理
B.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C.我们要正确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体变化
D.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18.“旅客虐我千百遍,我待旅客如初恋……”春运期间,12306客服中心在内部食堂设立了发泄墙,不少客服人员在午餐时间利用发泄墙排解自己紧张郁闷的情绪。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注意转移法
B.理智控制法
C.自我暗示法
D.合理发泄法
19.下列情境中的人物,持续处于负面情绪的是
A.小明这次数学考试得了满分,特别高兴
B.班主任没有让小娜主持班级文艺晚会,她闷闷不乐,连节目也不出
C.小静考试失误了,她想哭,但还是忍住了,爬到山顶大声吼:“我失败了,我要成功!”
D.同桌犯错,老师误以为是小磊,面对老师的批评,小磊没有反驳。他想:老师批评了自己,同桌也会内疚,以后就不会再犯错误了。
20.
如果让你给漫画中的考试落榜者打“气”,你会对他说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
②没关系,落榜的不止你一个,放弃目标吧
③调解自己的消极情绪,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④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1.(10分)经久不衰的畜牧业,为澳大利亚人带来了财富和幸福。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4分)
(2)依据图乙,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中,面积最小的是
,其主要分布在
。(2分)
(3)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地形有什么关系?(2分)
(4)澳大利亚的生产方式对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22.(10分)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某校七年级同学拟以“影响水稻、小麦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比较”为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材料】
(1)【尝试探究】(4分)
A区
B区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大平原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自然条件分析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2)【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迁移应用】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为什么?(4分)
2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或河流的名称。(5分)
A
________??
B
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哪几段运河?(3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图1,说说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哪一朝代?结合图2、图3,说说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5分)
(2)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的兴盛需要具备哪些因素。(2分)
25.(10分)阅读701班同学的聊天记录,回答问题。
小李
过去的一年真让我郁闷。我的声音比以前低沉了;脾气也见长了,老喜欢和家长、老师“抬杠”。我常控制不住自己,难道我是犯了什么病吗?
小乐
呵呵,我也有同感,应该不是毛病吧,不过我也说不上原因。
小明
我最郁闷的是无论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是平时同学之间的交流,我总是想到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思路,当我否定、批判其他同学时,经常遭到他们的嘲笑。难道我错了吗?我不应该这样做吗?
小雪
听说班长天天早起背半小时的英语。哎!我是不想再受苦了,反正我成绩不好,又没有什么特长,对社会作不了贡献,不如得过且过,让自己开心些。
(1)小李和小乐的变化是得病了吗?请说明理由。(3分)
(2)请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解答小明的困惑。(4分)
(3)小雪的说法反映了她缺乏什么品质?对此,你有何建议。(3分)
26.(10分)以下是小明的微博,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微博一
7:20
今天我值日,到校后我迅速组织同学将我班的包干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微博二
14:30
老师发了昨天的课堂检测,我又得了A。
微博三
17:00
下午放学时,在操场一偏僻处发现一名高年级的同学在欺负一名低年级的同学,我很愤怒,马上向德育处反映了情况,那名高年级同学收到了严厉的批评。
(1)请结合三条微博的内容,分析小明的情感体验。(6分)
(2)情感与情绪往往联系在一起,请你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4分)
图乙
澳大利亚主要农业分布区
图甲
澳大利亚地形图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1页
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