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下道法材料题专攻——宪法(一) 一、【改革 践悟】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12月2日至12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校园内外开展了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讲述宪法,尊崇宪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增加“监察委员会”作为七节。第七节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职权行使、工作机制等作出规定。与此相适应,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等处也做了相应修改,明确监察机关的产生。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4 分) 2018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题目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国家之权分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 2.用宪法原则解释“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 (3分)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法律的权威源自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将宪法奉为信念,让宪法精神流入人心。今天,向宪法致敬! 3.请你制定一份“向宪法致敬”的行动计划。(3分) ★(1分)“知”要做到:学习宪法 ★(1分)“信”要做到:认同宪法 ★(1分)“行”要做到:践行宪法 【认真学习宪法 理解认同宪法】 2018年12月2日至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此期间,济南市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学习宪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宪法知识竞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1)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请补全“宪法知识竞赛”中的相关内容。(6分) 活动二:“我与宪法的故事”演讲比赛 出生后不久,我有了自己的名字; 6岁那一年,我上小学了,每天按时到校,认真学习文化知识,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升入初中,我开始在微博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 爱护公共财产…… 作为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与国家都需要有一份担当,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听了大家的演讲,李想同学由衷地感叹:“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宪法的地位真是太重要了!” 5.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李想发言的理解。(8分) 三、【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国家】 1506855-1117600观察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6.结合漫画,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宪法的地位。(6分) 7.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 四、【感受宪法力量 增强宪法意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二:?2019年3月17日,是习近平主席进行宪法宣誓一周年。一年以来,从国内考察的田间地头到国际外交的第一线,从深改会议到南海阅兵,习近平主席夙兴夜寐、勤勉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积极践行誓言,把人民的安危冷暖一直放在心头,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 相关链接 宪法宣誓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基本观点?(6分) 9.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你打算如何增强宪法意识?(6分) 五、【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10.2018 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材料中为什么强调“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 (6 分) (2)为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深入人心,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6分) 六、【弘扬法治精神 守护公平正义】 2018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11.请谈谈对活动主题的认识。(12分) 七、【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1370330-986790 12.结合图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宪法的重要地位。(9分) 13.(1)根据以上两幅图的寓意,为它们确定一个共同主题。(2分) 我为它们确定的共同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将这一主题融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6分) 八、【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宪法宣传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济南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让宪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1)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请你补充完整同学们诵读的宪法部分条款。(6分) 15.你认为怎样让宪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6分) 3462655-182245九、【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14分)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宜誓凸显了我国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8分) 17.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6分) 八下道法材料题专攻——宪法(一) 一、【改革 践悟】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12月2日至12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校园内外开展了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讲述宪法,尊崇宪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增加“监察委员会”作为七节。第七节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职权行使、工作机制等作出规定。与此相适应,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等处也做了相应修改,明确监察机关的产生。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4 分) 答案:①宪法为监察委员会行使职权提供法律依据; ②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监察委员会; ③宪法规范国家机构监察委员会的权力运行。 2018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题目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国家之权分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 2.用宪法原则解释“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 (3分)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公权力必须姓公,也必须为公,集中体现了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法律的权威源自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将宪法奉为信念,让宪法精神流入人心。今天,向宪法致敬! 3.请你制定一份“向宪法致敬”的行动计划。(3分) ★(1分)“知”要做到:学习宪法 ★(1分)“信”要做到:认同宪法 ★(1分)“行”要做到:践行宪法 【认真学习宪法 理解认同宪法】 2018年12月2日至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此期间,济南市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学习宪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宪法知识竞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1)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4.请补全“宪法知识竞赛”中的相关内容。(6分) 答案:(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3)民主集中制 活动二:“我与宪法的故事”演讲比赛 出生后不久,我有了自己的名字; 6岁那一年,我上小学了,每天按时到校,认真学习文化知识,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升入初中,我开始在微博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 爱护公共财产…… 作为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与国家都需要有一份担当,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听了大家的演讲,李想同学由衷地感叹:“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宪法的地位真是太重要了!” 5.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李想发言的理解。(8分) 答案: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或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或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或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或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三、【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国家】 1506855-1117600观察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6.结合漫画,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宪法的地位。(6分) 答案: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国家法制统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 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 答案: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感受宪法力量 增强宪法意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二:?2019年3月17日,是习近平主席进行宪法宣誓一周年。一年以来,从国内考察的田间地头到国际外交的第一线,从深改会议到南海阅兵,习近平主席夙兴夜寐、勤勉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积极践行誓言,把人民的安危冷暖一直放在心头,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 相关链接 宪法宣誓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基本观点?(6分) 答案: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9.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你打算如何增强宪法意识?(6分) 答案: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学习宪法; ③认同宪法; ④践行宪法。 五、【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10.2018 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材料中为什么强调“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 (6 分) 答案: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⑥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为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深入人心,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6分) 答案:①增强宪法意识,坚持宪法至上。 ②学习宪法,学习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精神。 ③认同宪法,理解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④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捍卫宪法,自觉抵制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六、【弘扬法治精神 守护公平正义】 2018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11.请谈谈对活动主题的认识。(12分) 角度一: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⑥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⑦我国重视宪法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 角度二: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害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七、【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1370330-986790 12.结合图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宪法的重要地位。(9分) 答案: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⑤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严格。 ⑥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3.(1)根据以上两幅图的寓意,为它们确定一个共同主题。(2分) 我为它们确定的共同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将这一主题融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6分) (1)可从坚持宪法至上、宪法在我心中等为主题来作答。 (2)①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贡献力量。 ②热爱宪法,认同宪法。认同宪法价值,增强对宪法尊崇,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捍卫宪法。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运用宪法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同违宪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 八、【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宪法宣传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济南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让宪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1)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请你补充完整同学们诵读的宪法部分条款。(6分) (1)人民民主专政(2)民主集中制(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你认为怎样让宪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6分)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护宪法的权威,同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3462655-182245九、【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14分)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宜誓凸显了我国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8分) 答案: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法律权威;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⑤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17.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6分) 答案:①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②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精神: ③维护宪法,同违宪行为做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