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掀起了洋务运动 2.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3.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维新变法思想 B.仁政与法治思想 C.“扶清灭洋”思想 D.“自强”“求富”思想 4.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这是对一位中国近代思想界巨人的评价。这位思想界巨人有可能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康有为 D.严复 5. 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我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6. 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7.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8.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 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9.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A.顽固派的强大 B. 光绪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 10. 主张救亡图存,并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11.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材料表明此运动的作用是( )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12. 假如你生活在19 世纪80 年代的上海,你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A.广播电台 B.课本 C.电影院 D.报纸 13. 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是由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个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新华书店 C.中华书局 D.人民出版社 14.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D.?北洋水师学堂 15.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废除科举制度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 工. 商业;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材料三 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戊戌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何积极的作用。 17. 为了纪念戊戌变法运动,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戊戌变法人物图片展,分类展出了与戊戌变法有关的人物图片。识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你替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以上三幅图片的分类工作。(请在类别右边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图片序号) ①主张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对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其为首的顽固派手中)。 (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请你主要说明:在主张变法的人物多次上书痛陈变法重要性的情况下,图一人物有何举动? (3)小虎和妈妈一起参观了这次图片展,他指着图二对妈妈说:“她可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吗? (4)参观了图片展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成变法的看法。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四月二十三日,皇上下诏定国是,决定改革。于是诸臣上奏,虽不敢明言改革之非,而腹诽益甚。五月初,皇上下诏废八股取士之制,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之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字林西报》 材料三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 20 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 ——《康有为传》 (1)据材料一回答,反对变法的主要包括哪两种人? (2)据材料一. 二,概括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3)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戊戌维新”是“20 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观点。 (4)请你为维新派出谋划策,试提出一项措施,来减低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增加成功的机会。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BADD 6-10DBBAC 11-15BDAAD 二. 非选择题 16.(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阶级矛盾激化。 (2)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 (3)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17. (1)①图三②图一③图二 (2)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1898年6月 到9月,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3)由于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逮捕并杀害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变法失败了。 (4)维新派的变法旨在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在当时是符 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 的实力差距大,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 18. (1)旧官僚(诸臣);传统士大夫阶层(守旧迂谬之人)。 (2)失败原因:旧官僚(诸臣);传统士大夫阶层(守旧迂谬之人)的反对和阻挠。维新派变法措施过于激进。 (3)“戊戌维新”宣扬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4)措施:循序渐进地推行变法措施,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变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