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这句话最能说明( ) A. 帝国的建立离不开煤铁资源 B. 德国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C. 工业化为德国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D. 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2. 推动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A. 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 “铁血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 C.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强大的军事力量 3. 下列对统一前的德国认识正确的是( ) A. 虽政治上割据,但经济上实现了统一 B. 在众多邦国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最为强大 C. 18世纪30时代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D. 最终通过自上而下改革完成了德国统一 4. 下列不是俾斯麦发动的对外战争有( ) A.普法战争 B.北方战争 C.普奥战争 D.丹麦战争 5. 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 ) A.自由农民 B.华工 C.黑人奴隶 D.印第安人 6.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下列选项中其影响相同的是一项是( ) A.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7.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内战之后,美国成了单一的、联合的LL、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8.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部自由州有19个,忠于联邦的蓄奴州有5个,南部蓄奴叛乱州11个。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月1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据此判断当时废除奴隶制的州有( ) A.5个 B.16个 C.19个 D.11个 9. 恩格斯说:“登上王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必须采取某种办法来改变他的国家异常糟糕的处境。”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办法是( ) A.废藩置县 B.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颁布《人权宣言》 10.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改革 ( ) A.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C.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D.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 11. 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 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力 12. 19世纪中期,面对困境,日本一些人士联合形成改革力量,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进行一场倒幕运动。“这些人士”指的是( ) ①中下级武士 ②藩主 ③朝廷公卿 A.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3. 明治政府于1873年颁布条例:“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该条例与明治维新的哪项内容有关( ) A.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B.加强中央集权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文明开化” 14. 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5. 明治天皇是近代日本改革最为显著的领导人,他的名字是日本兴盛和崛起的标志。根本原因是由于他在位期间(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努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D.推翻了幕府统治 二、非选择题 16. 有人评价林肯说,他是通过个人的殚精竭虑,换来了国家的凤凰涅槃。今天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来探究美国历史上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揭总统之选,追战争之源】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这是伟大的胜利。这是对国家的拯救,这是自由的胜利。 ——诗人费罗(北方) “这是最好的借口”,“我们的人民永远不会同意一个黑色共和党人的统治!” ——南方政客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南北双方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析总统之愁,探战争之程】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军队进攻南方的里士满,大败而归。 (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结合所学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扭转局面?有何作用? 【叹总统之死,究战争之绩】 材料四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五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的意义。 材料六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5)材料六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17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 ?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60至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俄国社会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18.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面貌。 材料一 英国初等教育伴随着工人阶级的斗争而发展,为缓和阶级矛盾,英国给予了工人一些受教育的权利。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技术革新要求工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与英国开展经济竞争,工人运动也日益激烈。1870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进行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1876年教育法规定,家长有义务送子女入学。1880年教育法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龄定为5-10岁。1891年教育法规定实施免费初等教育。1899年教育法又将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2岁。到1900年,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 材料二 自明治维新以来大为兴办小学教育,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近代思想水准的不断提高,小学教育日益普及,就学率不断上升。1873年小学就学率只有28.1%,1890年达到50%,到1905年达到96%,1919年以后均为99%。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足半个世纪就实现了国民教育的普及,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材料三 在维新派中,严复是中国最早的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先驱人物。他创办了北京通艺学堂、上海复旦公学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他翻译了斯宾塞的《德育、智育、体育》一书,译名为《劝学论》。他是首先在我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德、智、体三育并重教育的维新主义者。严复认为改良中国的社会,自强图存,保种保国,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就是要使国家三强:“血气体力之强、聪明智虑之强、德行仁义之强”。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府为什么要改善初等教育状况? (2)根据材料二可知,日本在哪一时期开始大力普及国民教育,什么时候基本实现?日本普及国民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叙述严复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领域的地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ABC 6-10DCDCD 11-15CCCCB 二、非选择题 16.(1)矛盾表现在劳动力、原料、市场、关税、西部领土方面;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措施: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政治上: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经济上: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美国内战结束后,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依据: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 17. (1)历史背景:俄国落伍于世界。 改革的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 (2)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另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学校,严格管理。 (3)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资金,扩大了国内市场。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言之有理即可) 18. (1)工人阶级的斗争、技术发展的要求和与其它国家竞争的需要。 (2)明治维新时期;20世纪初期;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①严复是中国最早的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先驱人物;②是首先在我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德、智、体三育并重教育的维新主义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