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革命……”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这一年( )
A.《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B.《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 下图是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  )
A.有田同耕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师夷长技
4. 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果
A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C 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
D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 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5.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邓世昌 D.左宝贵
6. 发表《变法通议》的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梁启超
7. 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8. 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D.?陈独秀
9. 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看法不一致(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C.维护清王朝统治
D.建设近代化企业
10.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1.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堂 
③翻译外国书籍 ④建设新式海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下列“第一”的称呼名不副实的是( )
A.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C.《申报》——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D.商务印刷馆——中国近代第一家印刷馆
13.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它最早创办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14. 它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梦想,它是(  )              
A.人民大学 B.清华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5.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 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 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 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 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 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戊戌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何积极的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作简要评价。(至少答出两点)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
(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
材料三 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和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光绪帝主张变法的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BB 6-10DDCBB 11-15BDBCB
二、非选择题
16.(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阶级矛盾激化。
(2)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
(3)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17. (1)洋务派: 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种局或江南制造总局。
(2)洋物运动引进了机器,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民族自强作了努为;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外.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不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8. (1)原因:中国在甲午战争战败,危亡在即。(或中国危亡在即)
(2)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教育上,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3)失败原因:一是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抵制和镇压;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没有群众基础(或脱离人民群众或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