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深圳的变迁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目标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作用,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一、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背景: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开始:思考:为什么首先开放这些地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材料二:第十三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材料一: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六十年国事纪要》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经济特区“特”在哪里(特点)?70年代的深圳现在的深圳“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提问深圳——一夜崛起之城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深圳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速度”。20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在全国步入“小康”水平。深圳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材料一: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这是利用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创造性实践。“深圳速度”令世界吃惊,深圳的建设成就也举世瞩目,短短几年时间,深圳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急剧增长,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蜕变成繁华美丽的现代化城市。——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根据以下材料,分析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意义?材料二:在对外开放的40年里,开放成为了推动和深化改革、支撑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开放带来了中国改革发展缺少的外部资源,拓展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形成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倒逼机制”。开放的内容不断扩展丰富。开放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对外部世界的开放逐步扩展到中国内部的相互开放,最后是世界各国之间更大的开放。——摘编自杨雪冬《对外开放40年的成就与思考》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点线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8〕119号),批复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总体方案》对此作出了表述:“根据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3.内地福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1984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州1990年1985年1988年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乌鲁木齐武汉满洲里昆明重庆198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开放过程分布上开放范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点线面东部沿海中西部内地内地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点逐步开放逐步深入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投资、带动商品了劳务出口;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走出去:1.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请进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正式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机遇思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加入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2.作用:建立经济特区:本课小结对外开放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建立: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意义: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外开放的扩大: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沿海城市:1985年,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沿江、沿边和内地省会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加入WTO: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牛刀小试1.1979年4月,邓小平在与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谈话时说到:“在你们广东画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这个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一块地方”是()A.上海B.深圳C.厦门D.海南2.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一五计划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改革开放3.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A.宁波、汕头B.深圳、海口C.深圳、上海D.厦门、珠海CBD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A.开放五口通商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经济特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6.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A.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B.经济全球化的逆转C.全面开放格局形成D.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DBA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数字盘点中国入世15年的红利》.mp4 《深圳的变迁》.mp4 引领大国开放》.mp4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共22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