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
2. 交通运输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 ???)
A.英国???????B.法国?????
C.美国????? D.日本
3. 造成右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人口增多 B.就业机会的增加
C.工厂规模扩大 D.工业革命的影响
4.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曾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过重要文章,阐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与观点,这标志着(  )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马克思已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 这是一首100多年来唱遍全世界的歌曲,这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这首歌就是欧仁·鲍狄埃创作的(  )
A.《国际歌》 B.《前进歌》
C.《马赛曲》 D.《黄河大合唱》
6.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南美的解放者”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章西女王 B.罗伯斯庇尔
C.玻利瓦尔 D.拿破仑
7.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领导人中,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杰出女英雄是( )
A.玻利瓦尔 B.伊丽莎白女王
C.章西女王 D.拿破仑
8. 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9.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
A.约翰·布朗起义 B.南方脱离联邦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宅地法》的颁布
10. 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11.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人们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 )
A.信息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太空时代
13.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下列发明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
A.瑞典的诺贝尔——现代炸药
B.法国人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C.美国人海厄特——赛璐珞
D.德国人奥托——汽油内燃机
14.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格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  )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明(  )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B.新技术的出现冲击了传统工业部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
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5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3年,他受命修理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台纽可门蒸汽机,得以仔细研究纽可门机的结构。他发现纽可门机的热量损失太大,消耗能量多而产生的功效不足。1765年,他终于想出了在气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使蒸汽机的效率成倍提高。1781年,他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用一个齿轮装置将活塞的直线往复式运动转化为轮轴的旋转运动。1782年,他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气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经他进一步改进后的蒸汽机,成了效率显著、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的万能原动机。蒸汽机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正式到来。
材料二 蒸汽机有许多缺点。比如由于有锅炉,体积庞大而笨重;燃料的热能要传给蒸汽后再转化为机械能,效率很低。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人尝试把外燃改成内燃,不用蒸汽做工作媒介,直接利用燃烧形成的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把锅炉和气缸合并成一体,这就是内燃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逐条列出其改进蒸汽机的大致过程。
(2)蒸汽机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列举以改良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一例。
(3)与蒸汽机相比,内燃机具有哪些优点?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了怎样的革命性变革?
(4)从蒸汽机的改良到内燃机的发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材料二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
时间 内容
1868年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 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1871年 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 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英国最贫困的兰开夏,到19世纪初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其重要城市曼彻斯特到1830年人口由原来的9.4万跃升到27万;纺织加工中心布莱德福在飞梭和珍妮机的推动下工厂产量增加600%。一些工人步入中产阶级行列,工业家的子女开始进入名牌大学。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城市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市建立了一家发电站,开始提供照明电流。不久,发电站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白炽灯照亮了城市的黑夜,使法律的执行变得更容易,也使工厂和商店能够在入夜之后继续生产和营业。这使原本不同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始同步发展并形成合力,渐渐地将美国从农业债务国转变为富裕的制造业国家。
——摘编自[美]马克·C·卡恩斯等《美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造成美国这一时期变化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指出这些变化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贝恩斯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曼彻斯特、布莱德福、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但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贝恩斯对城市化的态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BA 6-10CCCCD 11-15BCDAB
二、非选择题
16. (1)瓦特。1765年,增加冷凝器;1781年,增加齿轮装置;1782年,设计出双向气缸。
(2)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例:火车或轮船。
(3)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汽车与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人类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4)技术革新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能带来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17. (1)亚历山大二世。
(2)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行之有效。(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3)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18. (1)城市人口增加;工业产量增加(生产力发展或经济发展);教育发展;阶级转化。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美国从农业债务国转变为富裕的制造业国家(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贝恩斯对城市化持肯定态度,虽然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仍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