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水力织布机 2.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阶段应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3.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4.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 关于下图中所示的两个事件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②宪章运动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③巴黎公社进行的是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 ④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 “18世纪下半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了。但是西、葡宗主国却贪得无厌地从这里榨取财富……宗主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还多方限制殖民地的商业、制造业发展。”材料论述的是( ) A.宪章运动兴起的原因 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7.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的自由宣言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 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这表明林肯( ) A.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 B.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 C.寻找向南方妥协的借口 D.把解放黑人奴隶作为维护国家统一、赢得战争的措施 9. 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重铸了一个强大而‘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里的“同质”是指( ) A.推翻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B.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C.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D.同一文化和同一的美利坚民族 10.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11. 19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陆续将一大批国营工厂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这反映了明治政府( ) A.加强中央集权 B.扶植私人企业,推动工业发展 C.重视“科教兴国” D.提倡“文明开化” 12. 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除了封建专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摆脱了殖民压迫 13. 下列各项发明中,在美国完成的是(? ?)? ①电话 ②无线电报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 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奔驰”是为了纪念卡尔·本茨,它的出现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马匹的驯化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力的应用 15. 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科学、文明和人性”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环境、资源与人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审请。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17.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示发明的发明人是谁。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 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四,从科技层面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CC 6-10CBDCC 11-15BADCC 二、非选择题 16. (1)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 (2)英国交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3)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 17. (1)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或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政治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在同法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打败了法国;经济原因: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3)官员依据: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列宁依据: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明治维新。废藩置县。 (5)国家独立统一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18. (1)斯蒂芬森;爱迪生。 (2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3)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严重;不注重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