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让我自己来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让我自己来整理

资源简介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课题
第(
11
)课《让我自己来整理
》第(
1
)课时
解读理念
《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一课是《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1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我爱我家,通过父母与儿童这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家庭的亲密互动的关系,最后落实到学生要求“让我自己来整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际上,一年级的学生能管好自己,就已经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了。
解读学生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得一年级的孩子缺乏自我服务的主动性,通过教学,让他们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出发,调动自我服务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独立生活习惯。
解读教材
内容标准
从课标中的分目标和内容标准中的表格里找出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愿意尝试自己动手。乐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体会到成就感。
行为与习惯目标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基本学习习惯,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知识与技能目标
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讨论中学习;在鼓励中纠正;在练习中巩固;在说中体验、提高,使学生知道整理物品时要做到分类整理摆放整齐、使用方便。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学重点
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整理生活用品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式、交谈式与分组交谈式教学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较多的课堂生成来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研读一年级人教道德与法制的课程标准;事先调查一下班上学生生活自理的情况;制作PPT课件。
(词表的教学目标为低年段分类。中、高年段教学目标按课标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分别描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一、新课导入
活动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谈话:孩子们,今天小雨带了很多的新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哦,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雨的“小伙伴”有哪些?找一找有没有自己的小伙伴呢?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逐一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明白“小伙伴”指的是什么,启发学生发现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课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个谜语。
学生猜谜语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课件展示一个小学生在杂乱的房间里找不到橡皮而急得满头大汗的情景。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他为什么这么着急?2.
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3.
师: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会怎样呢?4.
师: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1、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2、生同桌间讨论,汇报。
3、生自由发言。4、生同桌间讨论,汇报。
让学生体会那种找不到物品的焦急,设身处地地理解这样做的后果,帮助学生树立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
活动三:帮“小伙伴”找家
1.出示练习一:想一想,这些小伙伴的家在哪里?2.
出示练习二:这么做,对不对呢?为什么?3.
练习三:你会选那个房间?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2、学生分组讨论后完成练习二。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
让学生尽快熟悉这些物品的用处,以及应该放置的位置,帮助学生明白这些物品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养成爱整理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活动四:养成整理好习惯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呢?2.
出示儿歌,让学生读儿歌,分析。3.
教给学生两个小窍门,一个是定时整理,一个是物归原处。
1、学生同桌间讨论后回答问题。2、学生朗读儿歌、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凡事都要靠别人的思想是不对的,进一步启发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东西,要从小做起,增强学生养成整理好习惯的意识。
五、师生总结归纳
今后你要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自己整理
定时整理
物归原处
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气氛活跃,能掌握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教学反思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11课。这一单元的目标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针对孩子乱拿乱放这一问题,通过“给小伙伴找家”的设计教学,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让学生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的好处,养成分类整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从小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用自
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的积极情感。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本节课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鼓励中纠正,在练习中巩固,在说一说中体验、提高,使学生知道整理物品时要做到分类整理摆放整齐、使用方便。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愿意尝试自己动手,乐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体会到成就感。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喜欢玩喜欢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找不到小伙伴了,主要活动是看一看、说一说。二、帮小伙伴找家,给物品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养成整理好习惯,主要活动是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三个教学活动由激发愿望到锻炼能力再到落实到生活中去,层层递进,逐渐达成目标。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