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伴随着《天佑女王》的乐曲,降下了英国国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2. 20世纪90年代,洗雪国耻,新中国在完成相国统大业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功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 ) A.邓小平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4.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一国两制”解释正确的是( ) ①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②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③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④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一国两制”的实施 6.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深情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肯定了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的独特作用。20年来,澳门同胞当家做主,“澳人治澳”,社会稳定和谐。澳门回归祖国( ) A.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得益于中英两国的共同努力 C.有利于推动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决 D.结束了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 7.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闸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关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C.是维护边疆地区团结稳定的民族政策 D.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8. 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 9. 《人民日报》被视作中国社会的风向标,勾画着时代变迁的轨道。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 ) A.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0. 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实行( ) A.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封建主义制度 D.新民主主义制度 12.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13.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 A.有利于解放台湾 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4. 下表是台湾《中时电子报》整理的大陆领事馆近期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这些案例 大陆外馆近期救助台胞案例( ) 时间 事故 大陆大使馆做法 2018年9月 因台风台湾同胞被困日本关西机场 积极协助台湾同胞撤离机场 2018年8月 台湾女青年赴阿富汗旅行,因受骗流落街头 及时对该青年提供救助 2017年9月 墨西哥发生强震,5名台胞受困 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2017年1月 巴塞隆纳发生恐怖袭击,2名台湾游客受伤 派员探望 A.反映了出国旅游的台胞越来越多 B.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说明我国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显示了国家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 15.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表达了海峡两岸领导人( ) 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香港回归后实行什么社会制度?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材料二 我们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的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邓小平的话表明了中国收回香港的坚定态度。邓小平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这段话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和平统一大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这些成就的取得,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实现祖国统一有何现实意义?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这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国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4分) (3)综合材料、问题及所学知识,归纳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BDD 6-10DDBCA 11-15ADBCC 二、非选择题 16. (1)条约:《南京条约》。时间:155年。 (2)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 17.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大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2)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政府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应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 (3)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大意相同即可) 18. (1)说明海峡两岸人员来往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有利于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基本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①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政策保障:“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③榜样借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了繁荣,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历史因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⑤人心所向: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⑥关系密切: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