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调拨给军队,采用机器生产,实行雇佣制;其民用企业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对上述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D.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 有历史学家说:“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才有少数人觉悟了。”“少数人觉悟”后( ) A.彻底查禁鸦片 B.掀起太平天国运动 C.开展洋务运动 D.决心推翻清王朝 3. .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即使在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列强欺凌时,也有很多有志之士不断探索自救的道路。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5. 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19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 某校的历史专用教室中,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展板上展出下列一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栏目的标题应是( ) A.民权民生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自强求富 7. 下面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计划表。这体现出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 )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 ……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 A.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 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D.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8. 史学家蒋廷黻(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10.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材料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作用 B.戊戌变法作用 C.辛亥革命作用 D.实业救国作用 11. 李鸿章晚年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12.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以下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同文书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3.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从客观上反映出( )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沿海地区出现 14. 下列城市,近代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有( ) A.上海市和武汉市 B.西安市和包头市 C.银川市和太原市 D.洛阳市和乌鲁木齐市 15. 在近代中国,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等,它主要反映了( ) A.中国人崇洋媚外 B.我国民族工业相当薄弱,许多日用品都需进口 C.外国的东西价廉物美 D.中国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材料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举措 咸丰十一年(1861) 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四年(1865) 曾国藩规划、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堂 同治九年(1870)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1880)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1885)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1888)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星辰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4)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新学家们”指的是资产阶级的哪一派别? 18.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材料三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材料四 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 (1)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的扩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 (4)分别举一例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在工业和海防建设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并概括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和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DA 6-10DDCDA 11-15CCBAB 二、非选择题 16. (1)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 (3)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8.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创建新式军队;创办军事工业;开办军事院校;组织留学;购买武器等。 (3)国防建设和军事建设。 (4)戊戌变法运动;维新派。 18. (1)英国,蒸汽时代。 (2)西方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物质基础。主要问题: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们出行速度,通讯方便,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4)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等。 进步意义:引进了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近代化进程。 (5)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过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