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1997年为1.37万亿港元,2007年为1.65万亿港元,2016年为2.19万亿港元。这些变化说明香港(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实行改革开放
C.回归后繁荣昌盛 D.大量引进内地资金
3.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达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该杂志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4. 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由此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5.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跃居世界第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A.1984年12月 B.1987年4月
C.1997年7月 D.1999年12月
6.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8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7. 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根本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8.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1992年11月 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1997年7月1日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祖国统一 B.外交成就
C.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9.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10.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形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经济领域密切合作
B.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C.两岸直接“三通”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1. 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A.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台湾当局建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12. 观察“海峡两岸贸易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贸易总额 大陆对台出口额 大陆自台进口额
2000年 305.3 50.4 254.9
2008年 1292.2 258.8 1033.4
A.大陆对台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
B.大陆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C.“一国两制”得到有效实施
D.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13.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14. 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主持的《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A.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15. 201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据海关总署统计,1—11月,两岸贸易额为2070.6亿美元。台商来大陆投资持续增长,投资领域从制造业进一步向服务业延伸。材料反映了(  )
A.海峡两岸经贸往来频繁
B.两岸实现“三通”
C.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实施是在何时?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中共十九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
(3)你从以上国家治理创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17.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荷兰)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材料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号召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清朝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巩固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2)材料二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愿望?我国台湾在近代史被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战争割占的?什么时候才回归的?
(3)材料三表达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决态度,也表达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什么?采取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什么?
(4)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呼吁海峡两岸尽早实现通航通商发展贸易,互通有无。
材料二 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在就两岸交流20年发展情况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年来,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从无到有、由暗到明,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达458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56万人次;常住大陆的台胞近40万人,定居大陆的台胞1.8万余人,两岸通婚约27万对。预计到2007年底,台湾居民来大陆历年累计人次将达到台湾总人口数2300万的两倍以上,即超过460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将达到160万人次。
——新华网
材料三 ……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作出向台湾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先进武器装备的决定。
材料四 2008年11月,在陈云林(海协会会长)访台期间,台湾民进党发动围攻游行,游行队伍手持“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等旗帜,制造流血冲突,围堵赴宴宾客,攻击与会代表和大陆记者,这些暴行受到国内外各方的谴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一应填写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在材料二中的哪些相关内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已经具备了哪些有利因素?
(4)据以上材料,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CD 6-10CCADD 11-15ADBDA
二、非选择题
16.(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艰苦奋斗;内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创新要立足国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7.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台湾府
(2)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祈盼团圆的感情;日本;甲午战争;1945年
(3)一国两制;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答一点即可)
(4)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18. (1)和平方式;通邮
(2)海峡两岸的交流规模在扩大、领域在拓宽,且逐渐频繁。
用台湾赴大陆和大陆赴台湾的人数的变化可以表明以上趋势的发展。
(3)有利因素:港澳回归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美国的阻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台独”势力的破坏。(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5)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