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正式成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深圳市 D.中央人民政府
2. 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方框中应填的内容是(   )
A.和平共处 B.国共合作
C.一国两制 D.独立自主
3.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阐述了我国的立场。下列邓小平的话最有可能出现在这次会谈中的是(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以上事实说明(   )
A.“一国两制”构想为祖国统一开辟了道路
B.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使命已经完成
C.中国广泛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广泛认同
5.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
A.强调了香港、澳门的经济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
D.阐明了“一国两制”的意义
7.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了(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 “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这表明(   )
①中央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②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中央政府会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9.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共识,更是由联合国决议等一系列国际文书所确立的一条准则。下列有关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 ②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③港澳问题属于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④都得到了成功的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 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A.“一国两制” B.八项主张
C.“三不”政策 D.“三通”政策
1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关系日益密切。回顾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  )
A.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马祖的炮击
B.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C.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
D.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12.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 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14.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将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5. 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谁掳去了“MACAU”?“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MACAU”回家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另一个孩子在什么时间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实施是在何时?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中共十九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
(3)你从以上有关国家治理的创新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对峙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中央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材料三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 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9 年 台湾居民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万人次
1990 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 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 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他希望两岸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5 年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材料四 2018年11月13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材料五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回答,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4)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伟大构想和“九二共识”的共同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5)目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有哪些?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AB 6-10CDBCB 11-15BCBBB
二、非选择题
16. (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5)对祖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17.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间:1997年7月1日。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艰苦奋斗;内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创新要立足国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8. (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说明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4)“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共同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落实好“一国两制”,增进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等。
(5)“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