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索地球 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天似穹庐,地似棋盘”。即天圆地方。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日心说”。 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发现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提出了“大地是圆形”的结论。 在海边远望返航的船只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这一现象也可以推断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首次实现绕地球一圈回到出发点,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现代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地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一平方千米。 9、认识太阳 1、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太阳各部分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的中心是日核。 3、太阳表面经常会出现黑子和日珥。 4、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5、太阳是万物之灵,是地球上生命之源,没有了它,地球上将没有生命。 6、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转、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 10.登上月球 1、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起来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起来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3、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生物。 4、环形山是月球地貌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说法是陨石“撞击说” 5、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 6、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是嫦娥一号。 7、在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时,用沙盘模拟月球,石块、玻璃弹珠模拟陨石。 8、假如你是一位宇航员,要到月球上去,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需要考虑1.带氧气,水。2.宇航服:用来调节温度,防有害辐射。3.无线电设备:用来交流。 月相的变化 月相每个月都在有规律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上玄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半天空,亮面朝西,月相由缺到圆。 记作:上上上西西。下玄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的东半天空,亮面朝东,月相由圆到缺。记作: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的月牙朝西,下弦月的月牙朝东。 满月一般在每个农历月的15日或16日。 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位置逐渐西移。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都发生变化。 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阴历(农历)就是依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月相? 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