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根据皮筋、尺子、铜锣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结论,这就是归纳。 吉他发声时,琴弦在振动。向瓶口吹气,会听到瓶内发声,这是瓶内空气振动发声。雷声和风声都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石头扔进水里,听到的“扑通”声是水振动产生的。 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要在物体发声的同时,仔细观察发声物体的状态。 敲锣时,停止敲锣后,还能听到锣声,是因为锣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 震耳欲聋、超声碎石、声音震灭蜡烛等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5.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形成声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稍慢,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是为了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把一只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中,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几乎听不到闹钟声了,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在太空听不到声音。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不振动时不发声。 6、声音的变化 声音有高低、强弱等方面的不同。声音的强弱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 轻敲音叉比重敲音叉声音弱,重敲音叉比轻敲音叉声音强。用力大声音强。距离远声音弱,距离近声音强。大声喊叫和低声细语是指声音强弱不同。 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长的粗的松的振动的慢声音低,短的细的紧的振动的快声音高。 吹笛子时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往玻璃瓶(或杯子)里加水,然后敲击发声,是水柱和瓶子振动发声。用相同的力时,水越多声音越低,水越少声音越高。用不同的力敲时,用力大的声音强,用力小时声音弱。用嘴吹瓶口发声时,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水越少空气柱越长声音越低,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声音越高。 声音的强弱就是指声音的大小,是音量的表现。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乐音是指悦耳动听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的声音。 噪声是指难听刺耳使人烦躁不安有害健康的声音。凡是影响人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都是噪声。 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有:1.在噪声的产生声源处,不让噪声产生;例如禁止鸣笛、禁止大声喧哗、安装消声器、加装罩子、远离噪声源。2.在传播过程中,不让噪声传播;例如建隔音墙、安装隔音板、关闭门窗、安装双层隔音玻璃、在周围种植树木。3.在声音的接收人耳处,听不到。例如捂住耳朵、戴上耳塞、戴防声耳罩。 掩耳盗铃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也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了声音传入盗贼的耳朵,所以这个笨贼很快被发现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