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实验题 实验题 一?实验名称:杠杆的平衡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现象: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 实验名称 杠杆 实验目的 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 立柱、螺丝钉、平衡尺、钩码若干 ? 实 验 过 程 1、?用螺丝钉把杠杆尺“0”处小孔固定在立柱顶端的小孔,把立杆插在盒内小孔处; 2、先调节好杠杆尺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状态,在平衡尺左侧2格处挂两个钩码,尝试在右侧1格处挂能够平衡的若干钩码。 3、?用多种摆法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离支点的距离越远,钩码被放大的力越大 二?????实验名称:探究轮轴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 实验步骤:?1) 组装实验装置。 2) 将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3) 在轴上挂两个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4) 在轮的线绳上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 ?实验现象: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 ?实验结论: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名称 轮轴 实验目的 轮轴可以省力。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材料 粉笔 ? 实 验 过 程 1、在门上找到门轴,用粉笔在距门轴不同的距离处做三个记号,编号; 2、揭示这三处离门轴越近,说明轮越小,反之,轮越大。 3、分别从这三处推门,比较在哪一处省力,哪一处费力。 实验结论 轮轴可以省力。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 三?实验名称: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1) 组装好定滑轮实验装置 2) 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 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定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四????实验名称: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动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1) 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 2) 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 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 ,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动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五????实验名称: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滑轮组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1) 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 2) 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 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 ,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六:研究斜面 ? 实验名称 斜面 实验目的 ? 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实验材料 简单机械盒(立柱、滚轮、螺丝钉)、弹簧秤 ? 实 验 过 程 1、?把立柱立在盒底,往最下的孔插入螺丝钉,备用; 2、?测出滚轮的重量为0.5牛; 3、分别把盒盖搭在固定块(高1.2厘米)上、立柱最低孔(高9.5厘米)、中间孔(高14厘米)处,用弹簧秤把滚轮缓慢地拉上斜面,读数、记录。 ? 实验结论 斜面的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七、研究传动装置 实验名称 传动装置 实验目的 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实验材料 盒底、立柱、大圆轮、小圆轮、螺丝钉、传动带、摇手柄、大齿轮、小齿轮 ? 实 验 过 程 1、用螺丝钉把大圆轮、小圆轮有距离地固定在在立柱上,往两个轮上套皮筋,装上摇手柄,观察、记录; 2、?用螺丝钉把大齿轮、小齿轮0距离固定,装上摇手柄,观察、记录。 ? 实验结论 ? 相同:都可以传递力 不同: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齿轮传动需要近距离传递力,用力方向不同 八、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实验目的 ?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材料 双面胶、打印纸、剪刀、书本 ? 实 验 过 程 1、把纸折成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纸筒,纸的重合处用双面胶固定; 2、往上面放书,由少到多,比较承受力的大小。 实验结论 棱柱越多,纸筒的承受力越强;圆柱的承受力最强 九、研究那种形状最稳固 实验名称 研究那种形状最稳固 实验目的 了解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 实验材料 吸管、绳子、剪刀 ? 实 验 过 程 1、?用剪刀把吸管剪成3厘米大小; 2、?拿绳子把吸管串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两头结实地打个结; 3、?向两边拉拽,检查稳固性,比较记录。 ? 实验结论 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 十、建桥梁 实验名称 建桥梁 实验目的 比较平板桥、拱桥、斜拉桥的特点与承受力 实验材料 ? 书本、打印纸、粗绳、筷子、胶带、钩码、小车 实 验 过 程 1、用书本、纸搭成平板桥、拱桥; 2、?用书本、纸、绳子搭成斜拉桥; 3、把盒子封面别放在桥面上,盒内逐个放入钩码,直到桥面无法承受为止。 ? 实验结论 ? 平板桥的承受力最差,拱桥可以向桥梁两侧分解压力,承受力最大;但如果桥的距离长,那么斜拉桥的承受力相对大些。 十一、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实验名称 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实验目的 体会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变质过程 实验材料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白纸、硬板 ? 实 验 过 程 ? 1、把颜色不同的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白纸上; 2、?把这些橡皮泥用硬板反复加压; 3、?观察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 ? 实验结论 ? 加压好比是地球内部的强大压力,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形成 十二、研究神经 ? 实验名称 神经 实验目的 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实验材料 两块橡皮、秒表 ? 实 验 过 程 1、用两块橡皮在同高同时落在对方的手背和脚背上,看他最早感受到哪一个橡皮落在身体上的。 2、?用同样方法砸在头和腿上,比较、记录。 3、?在别的部位实验。 ? ? 实验结论 大脑接受和传出信息需要一定时间。哪个部位信号需要通过的“线路”长,哪个反射需要的时间就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