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不断发展的人工产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知道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人类不断创造发明人工产品。 3.体会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二、教学内容 人工产品是不断发展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快。这些人工产品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此,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了如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体验铅笔的发展带来的便利。铅笔是学生最常用的文具,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几种铅笔,如炭笔、带橡皮的铅笔、自动铅笔等。讨论这些铅笔的优缺点,感受铅笔的发展带给我们书写的便利。 第二个环节是体验的铅笔工具的改进带来的便利,学生经常使用的铅笔大部分是由本头包裹铅笔芯的铅笔,学生经常需要削铅笔。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削铅笔的工具有小刀、卷笔刀、手动削笔器、电动削笔器等,课常上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工4(主要是卷笔刀、手动削笔器)削铅笔,体验随着消铅笔工具的不断发展,削铅笔越来越方便。 第三个环节是调查了解生活中其他人工产品的发展带来的便利。近些年来,通信工具的发照非常迅速,手机属于非常普及的通信工具,二年小学生也对此较熟悉,因此课文中以通信方式的发展作为代表呈现,通过调查了解从古至今人类传递信息方式的发展,学生可以较为深刻店感受到发明创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拓展与应用栏目意在将人工产品进一步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调查身边的人工产品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改变,体会一些发明创造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一些能够体现发展过程的人工产品的图片,如蒸汽火车、电动列车、高铁列车,不同时代的电话机等。 2.一种学生熟悉的、课堂上能够操作的体现发展过程的人工产品,如小刀、卷笔刀、手动削笔器、电动削笔器。 3.搜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视频等。 (二)学生准备 各种铅笔、卷笔刀、手动削笔器、学生活动手册。 四、安全注意事项 1.课堂上如果要用小刀削铅笔,主要由教师演示。 2.如果安排学生开展课前或课后的调查,要提醒学生请家长参与,家长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学生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课页图并提出问题: 你乘坐过高铁吗?说说乘坐高铁时的感受?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不同时期列车的图片,介绍列车的发展,最后讲述我国高铁的成果,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科学实践活动——人工产品是怎样发展的 1.体验人工产品的发展带来的便利 (1)体验感受铅笔的发展谈话:铅笔是我们每天学习都要用到的文具,你们使用过什么样的铅笔?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这些铅笔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学生介绍他们文具袋中的各种铅笔以及曾经使用过的铅笔。 根据情况给学生补充介绍不同的铅笔,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并使用不同的铅笔写字或者画画。 简单介绍铅笔的发展,提出问题:铅笔的发展给我们的书写带来了哪些方便? 重点围绕不弄脏手、使用方便、笔芯不易断、书写流畅等方面品,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2)观察体验削铅笔工具的发展 提问: 平时,你们都是怎样削铅笔的? 你们使用了哪些削铅笔的工具?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几种削铅笔的工具,如小刀、卷笔刀、手动削笔器等,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几种削铅笔的工具,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现在我们 观察各种削铅笔的工具,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削铅笔本,体会一下用它们削铅笔的感受,然后一起交流。 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重点向省力、安全、使用方便,用时少,铅笔不会断、削的笔尖好用等方面进行。 2.调查了解更多人工产品带来的便利 (1)了解人们传递信息方式的发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平时使用哪些方法和工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信息? 家长和周围的成年人,他们使用过哪些方法和工具与他人交流? 从古至今,人们使用了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一起观察课本第41页的图片,继续交流和讨论: 讲述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方式传递信息的故事。 模拟在烽火台燃放烟火或发电报的过程。 你认为未来人们会怎样传递信息? (2)说一说人工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提问: 你们知道的人工产品有哪些? 丰富的人工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 (三)拓展与应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拓展与应用”一页的图片,讨论各种工具的发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取水工具。使用自来水使人们不用去户外打水了。 灶具。使用天然气使人们不用去砍柴、买煤了,做饭更干净、快捷。插秧机。使用插秧机大大提高了插秧的效率,也将人们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 照明灯具。使用电灯,使人们不用取火照明,更安全、干净、节省资料。 课外拓展:课后调查一类人工产品的发展过程,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