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景观图和示意图等,观察、识别典型地貌,说明其景观特点,说明地表形态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并指出典型地貌的分布等,从而了解其所在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2.了解各种地貌景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了解此地貌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此地貌的改造等,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人地协调观)3.利用所学探究沉积物的沉积规律,并思考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以及与当地气候、水文、生物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4.运用实验、通过野外观察等,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在野外识别地貌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新课导入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原面积约17公顷,景区整体开发陆地面积达91.64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思考:橘子洲是怎么形成的?新课讲解一、地貌1.概念: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新课讲解2.成因: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①内力作用内力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作用力。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新课讲解②外力作用外力是指地球外部的作用力,其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地球重力能、日月引力能等,主要是通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作用改造地表形态,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使地表起伏趋向和缓。风化侵蚀完整的岩石变得破碎疏松破碎的岩石缺失新课讲解搬运沉积风化和侵蚀后的碎屑物被外力带走碎屑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新课讲解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指风化、侵蚀后的物质被风、河流、冰川、海浪转移的过程。沉积作用:是指风化、侵蚀后的物质在搬运途中逐渐堆积的过程。概念辨析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常发生性状或组成变化的过程。风化作用的结果是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新课讲解3.类型按成因分,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新课讲解二、流水地貌1.概念: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貌和河流地貌等。想一想河流不同河段的地貌一样吗?形成原因是什么?2.沟谷地貌在广大山区,沟谷流水作用形成沟谷地貌。沟谷的横剖面呈V型,落差大,是侵蚀最强烈的阶段;一般位于地势陡峭的地区。新课讲解(1).V形沟谷(流水侵蚀)观察图片,说出景观的形成原因。流水侵蚀作用新课讲解形成原因:洪积扇是指干早、半干早地区暂时性沟谷流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冲积扇是指山地常年性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携带的部分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以出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四川雅袭江边的冲积扇新疆的洪积扇新课讲解(2)洪积扇和冲积扇(流水沉积)1.找一个广口瓶,在瓶子中装入2/3的水。2.将粗细不一的沙、土等物质混合后倒入广口瓶中,扣紧盖子、摇动,使里面的物质混合均匀。3.把瓶子放在实验台上,静置,待水重新变清激后,观察广口瓶中混合物的沉积情况。思考:广口瓶中的沉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沉积的?为什么?这种情况与自然界中河流沉积物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活动1:探索——沉积物如何沉积?合作探究河谷河流不停地搬运河水侵蚀下来的物质,改变河谷的坡度、宽度和曲度,形成河谷。河谷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3.河流地貌新课讲解(1).河谷(流水侵蚀)河谷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部分,有经常性的水流。河床两侧为高起的河漫滩,在洪水泛滥时会被淹没。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河漫滩,一般来说,最大的洪水也难以淹到。谷坡河漫滩云南丽江长江上游的河谷新课讲解①河谷的构成因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逐渐超出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这种地形即为河流阶地。阶地是谷坡的一部分。河流剖面示意图新课讲解活动2:参考刚才的示意图说出图中河谷各个部分的名称。21354河床1河漫滩2阶地3谷底4谷坡5合作探究②.河谷的演变过程新课讲解河流流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漫滩活动3:仔细观看,体会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在洪水泛滥时,河漫滩会被淹没。合作探究沉积岸侵蚀岸新课讲解活动4:仔细观看,你能说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吗?阶地合作探究参考下图,说出阶地的形成过程。1河流侧蚀和沉积增强,形成河漫滩2地壳抬升,河流下切3流速减慢,河流进行新的侧蚀和沉积,形成新的河漫滩,原来的河漫滩成为阶地合作探究阶地河床河漫滩阶地阶地一级阶地思考:在阶地形成过程中,流水的侵蚀方向。合作探究多级阶地合作探究冲积平原由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河谷(2).冲积平原新课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宁夏平原这些地貌景观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华北平原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新课讲解活动5:观察图片,说出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而成。冲积平原合作探究河口三角洲由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河谷(3).河口三角洲新课讲解这些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想一想:河口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河口沉积。新课讲解扇形三角洲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高、多分汊并常改道、海深较浅的河口区。尖头形三角洲形成于波浪作用较强、河流多以单股入海、沉积量超过侵蚀量的河口区。鸟足形三角洲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区。岛屿形三角洲形成于众多沙洲和纵横汊河构成的三角洲平原的河口区。新课讲解亚马孙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育空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河口三角洲形态各异新课讲解河流的不同位置地貌名称和主要特征地貌形成过程地貌景观图上游山区沟谷地貌山高谷深,呈V形流水侵蚀河流的出山口沟谷地貌,形成冲(洪)积扇,呈扇形河流流速骤减,携带物质沉积河流的中、下游河流地貌形成河谷、冲积平原、河漫滩、阶地等河流侵蚀、搬运、地壳运动共同作用,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河流携带物质沉积河流的河口河流地貌三角洲,形状各异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海岸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宽度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范围内。海岸地貌是海浪对陆地的作用形成的,所以范围不大,临海分布。想一想:为什么海岸地貌范围不大?《观沧海》节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新课讲解三、海岸地貌来推测一下,这些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仔细观察,你能推测出来这几个景观的形成顺序么?12343124新课讲解海浪不断冲击海岸岩石受到侵蚀硬,不易侵蚀软,易侵蚀1.海蚀地貌(1)成因:海浪侵蚀。新课讲解形成向内凹的海蚀穴海蚀穴不断扩大(2).类型①.海蚀穴新课讲解新课讲解海蚀穴上方的岩石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②.海蚀崖发育相向的海蚀穴被蚀穿后贯通形成海蚀拱桥③.海蚀拱桥新课讲解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蚀柱④.海蚀柱新课讲解请说出图中你看到的所有的地貌景观名称海蚀穴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崖新课讲解动人心魄自然之美新课讲解这些景观你熟悉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海浪、河水带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但它们的名称却不相同2.海积地貌新课讲解(1).成因:海浪、河水等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海浪携带的物质在海滨堆积形成海滩向海缓斜沙砾质滩地①.海滩(2).类型新课讲解沙嘴是一端连接陆地、一端向海突出的带状沙滩,常出现在海湾岬角处或海岸转折处。②.沙嘴新课讲解课堂小结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冰川堆积D.海浪侵蚀2.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B.平水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D.谷坡只是由河流的阶地组成的BC课堂练习图9甲右图为一张景观图片。读图,回答第3、4题。3.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A.三角洲B.冲积扇C.河漫滩D.沙丘4.图示地区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A.地形封闭,对外联系少B.岩石坚硬,农业耕作难度大C.地势起伏大,路网密集D.沿河地势低平处,利于发展聚落BD课堂练习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5-6题。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6.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AC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同步练习2.1第1课时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同步练习第1课时基础训练(训练时间:40分钟)1.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示意图。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洪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漫滩平原D.河流三角洲读图,完成2-3题。2.该景观图所示的地貌类型为( )A.海蚀崖B.海蚀柱C.峡谷D.风蚀城堡3.下列关于该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读图,完成4-6题。4.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A.堆积作用B.水蚀作用C.风蚀作用D.风化作用5.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A.峡谷B.河口三角洲C.沙丘D.冲(洪)积扇6.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分布于()A.狭长山谷底B.平原边缘处C.河流出山口D.河流入海口7.下图为海蚀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1)海蚀地貌主要是受______作用形成的,在海浪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的A_____。A不断扩大,上面悬空的岩石发生______,便形成B______。突出的海岬两侧,如发育相向的A被蚀穿后相互贯通,则形成C______。C顶部崩塌,可能形成D_____。(2)海岸地貌除了海蚀地貌还有______。(3)位于海南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类似于___。(填字母)能力提升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河流阶地图。据此完成8-9题。8.图示河流阶地形成的顺序,由先到后的是()A.T1、T3、T2B.T2、T3、T1C.T1、T2、T3D.T3、T2、T19.假如拒马河在图示河段的河道较平直,则河流在此河段的流向最可能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东南向西北河迹湖又称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①②③④示意某河迹湖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第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迹湖的演变顺序是①③④②B.a处的堆积作用明显,b处侵蚀作用明显C.该河迹湖肯定位于平原地区D.河流的流向是自c向d11.该河迹湖的作用可能有( )A.阻滞河流泄洪B.适合渔业生产C.扩大了河流航运里程D.扩大灌溉范围在台湾岛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12.“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15题。1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1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1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图1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到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图2为城市C第四纪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1)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________强烈,携带大量泥沙;沟谷水流流出山口后,由于坡度变缓,流水分叉,流速________,搬运能力________,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________,形成冲积扇。(2)描述冲积扇上城市A到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判断城市C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角度推断其可能成因。参考答案:1.A2.A3.C4.A5.D6.C7.海浪侵蚀海蚀穴崩塌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积地貌D8.D9.B10.A 11.B12.A13.C 14.B 15.D16.(1)流水侵蚀作用;减慢;减弱;沉积(2)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沉积不连续(沉积发生中断),缺失了P1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图版2019高地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景观图和示意图等,观察、识别典型地貌,说明其景观特点,说明地表形态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并指出典型地貌的分布等,从而了解其所在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2.了解各种地貌景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了解此地貌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此地貌的改造等,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人地协调观)3.利用所学探究沉积物的沉积规律,并思考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以及与当地气候、水文、生物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4.运用实验、通过野外观察等,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在野外识别地貌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重点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难点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橘子洲相关图片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原面积约17公顷,景区整体开发陆地面积达91.64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思考:橘子洲是怎么形成的?思考河心洲是怎么形成的。从河心洲形成引出地貌的形成讲授新课(承接)同学们,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貌,那么,各种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一、地貌1.概念: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图片导入)全球地形地貌图2.成因: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①内力作用内力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作用力。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图片导入)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②外力作用外力是指地球外部的作用力,其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地球重力能、日月引力能等,主要是通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作用改造地表形态,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使地表起伏趋向和缓。(图片导入)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示意图概念辨析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常发生性状或组成变化的过程。风化作用的结果是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搬运作用:指风化、侵蚀后的物质被风、河流、冰川、海浪转移的过程。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沉积作用:是指风化、侵蚀后的物质在搬运途中逐渐堆积的过程。3.类型按成因分,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图片导入)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图片。二、流水地貌1.概念: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貌和河流地貌等。想一想:河流不同河段的地貌一样吗?形成原因是什么?(图片导入)长江上、中、下游相关图2.沟谷地貌(1)V形沟谷(流水侵蚀)(图片导入)V型沟谷和河流上游图在广大山区,沟谷流水作用形成沟谷地貌。沟谷的横剖面呈V型,落差大,是侵蚀最强烈的阶段;一般位于地势陡峭的地区。形成原因:流水侵蚀作用(图片导入)流水侵蚀图(2)洪积扇和冲积扇(流水沉积)洪积扇是指干早、半干早地区暂时性沟谷流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冲积扇是指山地常年性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携带的部分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以出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图片导入)新疆的洪积扇和四川雅袭江边的冲积扇图活动1:探索——沉积物如何沉积?1.找一个广口瓶,在瓶子中装入2/3的水。2.将粗细不一的沙、土等物质混合后倒入广口瓶中,扣紧盖子、摇动,使里面的物质混合均匀。3.把瓶子放在实验台上,静置,待水重新变清激后,观察广口瓶中混合物的沉积情况。思考:广口瓶中的沉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沉积的?为什么?这种情况与自然界中河流沉积物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图片导入)广口瓶实验图3.河流地貌(1).河谷(图片导入)河谷形成图河流不停地搬运河水侵蚀下来的物质,改变河谷的坡度、宽度和曲度,形成河谷。①河谷的构成(图片导入)云南丽江长江上游的河谷河谷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部分,有经常性的水流。河床两侧为高起的河漫滩,在洪水泛滥时会被淹没。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河漫滩,一般来说,最大的洪水也难以淹到。(图片导入)河流剖面示意图因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逐渐超出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这种地形即为河流阶地。阶地是谷坡的一部分。活动2:参考刚才的示意图说出图中河谷各个部分的名称。(图片导入)河床、河漫滩、阶地、谷底和谷坡图②河谷的演变过程(图片导入)河谷的演变过程图活动3:仔细观看,体会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图片导入)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图(图片导入)沉积岸和侵蚀岸图活动4:仔细观看,你能说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吗?(图片导入)阶地的形成过程图(图片导入)多级阶地图(2)冲积平原(图片导入)冲积平原形成图由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在河流中下游。(图片导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图活动5:观察图片,说出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图片导入)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图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而成。(3)河口三角洲(图片导入)河口三角洲形成图由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想一想:河口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图片导入)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这些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图片导入)河口三角洲各种类型(图片导入)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育空河三角洲、亚马孙河三角洲。(图片导入)列表总结各种地貌类型三、海岸地貌海岸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宽度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范围内。(图片导入)海岸各种地貌图诗句导入:《观沧海》节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想一想:为什么海岸地貌范围不大?海岸地貌是海浪对陆地的作用形成的,所以范围不大,临海分布。(图片导入)海岸地貌形成图想一想:仔细观察,你能推测出来这几个景观的形成顺序么?原因:海浪侵蚀形成。1.海蚀地貌(1)成因:海浪侵蚀。(PPT图片导入)(2)类型①海蚀穴(PPT图片导入)形成向内凹的海蚀穴,海蚀穴不断扩大。②海蚀崖(PPT图片导入)海蚀穴上方的岩石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③海蚀拱桥(PPT图片导入)发育相向的海蚀穴被蚀穿后贯通,形成海蚀拱桥④海蚀柱(PPT图片导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蚀柱。请说出图中你看到的所有的地貌景观名称2.海积地貌(1)成因:海浪、河水等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图片导入)海岸各种地貌图问题:这些景观你熟悉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2)类型①海滩海浪携带的物质在,海滨堆积形成海滩。向海缓斜沙砾质滩地。②沙嘴沙嘴是一端连接陆地、一端向海突出的带状沙滩,常出现在海湾岬角处或海岸转折处。思考得出概念分析成因总结外力作用的几个概念学生分类思考问题分析沟谷地貌参与活动实验并思考问题读图分析仔细观看仔细观看仔细观看思考问题让学生分析海蚀地貌的成因、类型让学生分析海积地貌的成因、类型让学生学会据图分析问题得出概念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学会分类地理事物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实验,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根据理论图来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海岸地貌课堂小结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一、地貌1.概念: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2.成因: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类型按成因分,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二、流水地貌1.概念2.沟谷地貌(1).V形沟谷(2).洪积扇和冲积扇3.河流地貌(1).河谷(2).冲积平原(3).河口三角洲三、海岸地貌1.海蚀地貌(1)成因(2)类型2.海积地貌(1)成因(2)类型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第1课时 同步练习.doc 2.1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 2.1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