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化学学科分析报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化学学科分析报告

资源简介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化学学科分析报告(1)
命题指导思想
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能
力测试为主导,考査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
学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命题以《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
纲的说明(广东卷)》为依据,从命题思路到试题设计,力求体现我省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
以考査考生化学学科素养为核心,侧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1年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2010年相比,命题风格和考点设置基本延续,但不少试题
的背景真实性和综合性明显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要求略有提高,以能力立意的旗帜
更为鲜明。对于试题的难度走向,师生应该冷静抛开近两年高考后学生的临场感受和社会、媒体的
渲染。认真研究2011年广东卷的每一道题,可以发现试题仍然立足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个
别试题虽然新颖却没有任何偏题、怪题,而且问题设置层层深入,有较好的区分度。0.57的总体难
度对于选拔性考试而言是一个较理想的参照,因此备考时应关注2011年的高考试题在注重基础、注
重综合、注重思维方面的明显导向,应跳出题海回归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落实,切实加强学生在
典型综合性化学实验学习中的体验和实验报告书写能力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化学学科试题以诊断学生第一阶段复习
的成效为首要目的。广州市化学科备考对于第一阶段复习的目标定位是落实最基础的知识及其最常
见的应用,目前学生的知识漏洞仍然较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因此在命题时注意控制试
题的陌生度和总体难度,力求学生能在较平和的状态下完成作答,以便对前一阶段的复习成效有较
客观的反映。试题虽然不难,但在每一个问题的构思上仍然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尽可能回避学生训练中取得的直接经验,通过本次考试进一步引导师生大胆走出题海,精选纸笔训
练素材和实验室实践素材,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方式为教学的主旨
、考查內容分布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考试内容涵盖“化学科学特点
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
学实验基础”5个专题内容。各专题内容比例符合考试说明要求(见下表)。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
究基本方法内容渗透在上述各个专题内容中考查。
表1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分概念
题号
试题内容
元素有机|实验
值|理论
单7常见有机物的分类、组成和性质

8/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离子的检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
4
备,水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9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离子的性质413
10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4|3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化学学科分析报告(2)
体现“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査的试题如30题第(4)小题,知识落点是
同分异构问题,但学生需要将试题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解决问题的步骤,首先确定新物质分子中各
种原子的数目与原物质相同,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将原物质中苯环邻位取代的结构单元分离出来,最
后从原物质剩余的分子构成中组合出醛基和其余合理结构,开放性强,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学科特点
和学习策略;又如31题第(2)小题,主要考査的是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
等表达的能力;又如32题第(4)小题,要求学生先正确表述存在的化学平衡,再分析引起平衡移
动的原因和移动方向,最后指明平衡移动最终导致的结果,对学生分析和表达的思维逻辑性有很高
要求,成为优秀学生的区分点
体现“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査的试题如33题,首先体现在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一个定量测定实
验的过程,做过中和滴定定量实验并有认真思考的学生理解这个实验难度不大,反映出实验基本方
法和技能的重要性;其次体现在创造性地应用定量测定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离子检验,在命题立
意上与2011年广东卷33题一致。
3.注重试题背景真实科学和高度的原创性
化学学科试题非选择题均取材于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的真实情景,试题表述清晰简明。问题的开
发围绕基本化学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运用,设问角度灵活多样,具有独创性和公平性,较好
地引导教师和学生跳出题海、回归基础,能较客观地反映岀第一-阶段备考的成效和不足。问题兼顾
知识的考査和能力层级的设置,梯度明显,每道题的思维容量和答题量搭配较为合理。
个别试题的个别设问在指向性上仍需改进,如32题第(5)小题,大面积学生选择表格中某些
具体条件作为答案,未能领会命题意图;又如33题第(3)小题,少数学生在步骤2的设计中不是
在原溶液基础上实验而是另取样品进行实验,可能与试题的表述有一定关系
个别问题的评分标准设置欠妥,对试题区分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32题第(3)小题,答
案是Fe2+,但相当多学生多答了其他离子,有些甚至将溶液中占主体的离子也写出来,这些情况没
有得到较好的区分。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化学学科分析报告(3)
五、后阶段建议
(一)重温广州市化学科高考备考的几个观点
备考从研究广东高考试题开始,直至高考前夕能给我们启发最多的仍是高考试题。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夯实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优化思维品质”的总体备考思路
3.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全面调动学生。
4.单兵作战,我们比不过很多城市,但是我们很团结,我们懂合作,我们愿分享!
(二)“一模”分析显示应做的几件事
1.将本校(班)全卷各分点的平均分与学校所在组的平均分做对比,认清本校(班)在第一阶
段复习形成的优势和不足,为接下来的专题选择作参考,把时间放在增分空间较大的专题上
2.选择题的训练常抓不懈,识记性选择题多用泛而浅的题目,分析性选择题多用简而深的题目。
3.有机化学仍然存在基础漏洞,表达的规范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二模前夕应设置有机专题
重点解决方程式书写的精确性、键线式的认读与表达、有杋物专业术语的准确性、信息迁移解题策
略、限制条件下的有机物推断以及答题的“序”。
4.平衡常数计算小专题。建议让学生观察比较广东卷平衡常数计算题的几次变化,体会解答时
它们的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在何处,然后用某一年的高考题(如2008、2011)为例,让学生从条
件或问法上进行改编,用一道题的变形把一类题的解法差异融会贯通。(可用前面31题分析中的建
议启发学生)
5.加强对化学平衡相关图像和数据表信息的阅读、表达训练,建议从教材和典型高考试题中
纳几种常见图对学生作小专题复习,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渗透作图的技能,同样可以在原图基础
上通过变换自变量或因变量让学生画图。以浓度数据表格呈现的平衡问题也应高度重视,也可尝试
让学生在数据和图像间自由变换,把从数据中获得的信息转用示意图表达。这些训练看似在练技能
实际可以起到深化速率与平衡的理解。
6.做无机工艺流程类专题时,既要旗帜鲜明地指导学生解答无机工艺(实验)流程为信息的试
题的基本策略(参考32题分析),又要放手让学生放手让学生轮流去解读、去分析、去质疑、去争
论,课堂保持足够的参与度和开放性,老师要为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做好准备。只有如此学生
脑中多个板块的知识才能相互碰撞与融汇,从而获得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7.实验报告的书写仍然是2012年广东卷实验题的趋势。后阶段提高学生解读实验方案的能力
或提高实验报告书写质量,再依赖做实验恐怕不现实,因此建议用研究实验报告优秀范例的方式加
以强化,看看它们在实验表述方面是如何做到清晰、规范、简洁的,这些范例包括课本上的实验表
述、经过推敲的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以及《实验化学基础训练》中的部分实验报告。可以借此形式
对中学化学实验做一下分类,各类实验的实验报告书写有共同的原则,也有各自的特征。做这个工
作也是回归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的途径之
8.化学计算是近几年高考年报反复强调需要加强的板块,而且2011年试题中对计算的考查力
度已明显提升,然而从诊断情况看,学生对于化学计算却出现越来越回避的态度,不论难易宁可不
要,这种看似为了全卷着想的做法与高考对于化学计算的要求是违背的。因此建议做一些简单的混
合物的定量分析类计算,以物质的量计算和元素守恒计算作为突破的重点,编制训练时应常常在无
机题和实验题中渗透少许计算
(三)关于“第二阶段复习”习题课、讲评课的建议
专题习题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时目标要清晰而精细;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了解较清楚;
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适应该阶段的总体目
重点选择2~3个以下需要突破的知识点或
专题习题课教学的几个环节
能力点
紧扣教学目标的导入;
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几个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