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重庆高考思想品德复习研讨会-从行为主体和主题关键词来解答原因类政治主观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重庆高考思想品德复习研讨会-从行为主体和主题关键词来解答原因类政治主观题

资源简介

从行为主体和主题关键词来解答原因类政治主观题
(一)行为主体角度:
1、政治常识
国家、政府:国际性质、国家对内对外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际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护公民权利、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我国的外交政策。
党: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地位及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党的先进性。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践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个人:国家性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公民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关系。公民个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
2、经济常识
国家、政府:①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与资源的优化配置。②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④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⑥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⑦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⑧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
企业、生产者、经营者: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④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⑤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个人 (消费者、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的消费观。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主题关键词角度
1、质量问题、安全问题
经济常识: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③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法制性。⑤诚实信用原则。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⑦国家的宏观调控。
政治常识:①国家性质、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国家职能和职责,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③国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④党的性质、宗旨,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哲学常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联系的观点。③人民群众的观点。
2、价格问题
经济常识:①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②价格的作用(生产上):第一,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第二,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③市场经济的法制性。④价格是竞争手段之一;市场秩序。⑤公平的原则,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⑥物价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一个具体因素。
3、科技问题、文化问题、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常识:①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②优化结构,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益。③与管理并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能力。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职业技能)。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⑦国际竞争力。
政治常识:①国家文化职能。②党的思想领导。③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国际竞争的实质。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哲学常识: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③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④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要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认识上会取得惊人的成果。
4、就业问题(民生问题)
经济常识: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的本质。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扩大内需(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⑤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政治常识:①国家性质。②国家职能。③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④公民的权利,和谐社会。⑤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结构问题
哲学常识:①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②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引起质变。
经济常识:①现实状况,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②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④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6、能耗问题——转变发展方式、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常识:①资源的稀缺性。②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③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哲学常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联系的观点。③按客观规律办事。④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⑤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类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7、公平问题
哲学常识: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③矛盾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经济常识: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④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合作问题
经济常识: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②对外开放的原因。③对外贸易的作用。④经济互补性。
政治常识:①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②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发展的道路。⑤我国负责任大国的现象。
哲学常识:①联系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③内外因。④集体主义价值观。
9、新型经济形态、文化产业问题:奥运文明、世博文明
①结合旺盛需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文化效益(或消费调节生产),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③文化产品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④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0、民主问题(决策、听政、立法等)
政治常识:①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其它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职代会、居民委员会制度)。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法律的质量。④国家机关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⑤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行使监督权。⑥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民主决策的程序:党中央决议、建议——民主党派协商——人大审议通过——人民参与(公示)——贯彻执行。
哲学常识:①人民群众的观点。②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③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11、法治问题
经济常识:①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等基本特征。②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③正当竞争,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投资环境。④企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保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政治常识:①依法治国的原则。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③党的依法执政。④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
12、成功(抗击地震和北方旱灾、科技成果)
  抗击灾害为什么能够成功  
经济学:①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多年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抗灾的成功奠定了经济基础。②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③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不断完善。④财政的作用。⑤商业保险事业的发展规避了一定的风险。⑥科教兴国使科技在抗灾防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可能涉及:⑦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⑧H坚持了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政治学:①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③中共的领导。④国家职能。⑤组织和活动原则。⑥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⑦外交政策。
哲学:①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②人民群众的观点。③规律与主观能动性。④价值导向作用与集体主义价值观。⑤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⑥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是社会存在于发展的基础。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