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出席在印尼举行的纪念亚非会议60周年活动,受到高规格的礼遇。1955年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外交关系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下列内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平等互利
B.互相开放,不搞排外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 学者孙天旭指出:“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二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缓解新中国的财政负担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缓和新中国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5. 20世纪,美国就某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 表象。”该“会议”指的是(  )
A.巴黎和会 B.雅尔塔会议
C.中共七大 D.万隆会议
6. 孔子曾提出过“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如图是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某期的封面,封面上的照片为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合影。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照片为运动员游览美国名胜所拍
B.照片拍摄于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
C.此举打开了中美人民友谊的大门
D.表明美国社会各界赞同中美建交
8. 1971年10月,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最终以压倒性多数的票数通过。这反映了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益于(  )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
D.我国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9.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0. 据下图推断,1972年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中美关系的改善
11.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 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围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说:“建交时,中美双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这直接表明中美建交(????????)
A.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反恐合作
B.消除了两国的经济贸易摩擦
C.加强了两国的环境保护合作
D.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14. 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 )
A.举办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D.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二、非选择题
16.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我国一直把处理好、发展好同邻国的关系放在外交全局中的首要地位。我国对邻国政策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是睦邻友好这个根本政策始终未变。我国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周边。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这一原则的目的。
(3)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外交原则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该原则的认识。
1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上的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
材料三 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已成为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成员国互利合作的有效机制,成为实现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它”是一个什么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18.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一例中国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材料二  40年前的今天,中美两国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两国相互隔绝、敌对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
——时评:中美建交40周年
(2)结合所学分析中美两国关系“敌对—建交—总体保持稳定前行”的原因。
材料三
(3)结合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新世纪外交呈现怎样的特点。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以来,中国一直推动全球携手抗击疫情。反观美国,政府行动迟缓、对疫情防控不利,受到民众指责。一些美国政客不仅不自检其政策失当,反而信口雌黄,企图通过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来转移外界视线。
(4)我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BDD 6-10BCCBD 11-15DDDCA
二、非选择题
16. (1)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处理好、发展好同邻国的关系,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周边。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7.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上海合作组织”。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一例即可)
(2)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前行。
(3)特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等等。作用: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5)主要因素: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形势的变化;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