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邓世昌 2. 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 1854年,《南京条约》满十二年,英、法、美要求“修改条约”,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56年,英、法、美再次提出“修改条约”,再次遭到了拒绝。两次遭到拒绝的直接后果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伙同俄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4. “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3时30分,以右舷倾斜,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海面上沉没。”该段叙述的是( ) A.丰岛海战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大战 D.廊坊保卫战 5.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右图是西方某一时期的一幅漫画,画面上“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CHINA”,该场景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前夕 B.《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7. 《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曾在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 义和团通过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这些行为也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盲目排斥外洋事物 C.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9.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02年的东交民巷》电影的导演,在反映当时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10.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装裱的“屋子”和所用“材料”分别指( ) A.清朝封建统治;变法维新思想 B.清朝资本主义发展;民主科学思想 C.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D.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 11.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开展(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3. 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 下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C.慈禧太后、袁世凯 D.慈禧太后、光绪皇帝 15. 戊戌政变后,除下列哪项措施外,各项变法措施均随之被取缔( ) A.奖励创造发明 B.改科举,废八股 C.取消旗人特权 D.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材料二 1853年,洪秀全明文规定:“凡一切孔孟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张强《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消极作用》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林则徐、洪秀全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其共同的斗争对象。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材料一的主张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领导的运动有何影响?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2)材料二出自哪一派别?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不同?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运动?两次运动最大区别是什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tǐnɡ)以挞(tà)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1)根据材料一,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材料三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材料四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举行太大,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BC 6-10CDBCC 11-15ADBAD 二、非选择题 16. (1)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展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矛头指向中国;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英国等侵略者。 17. (1)洋务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资产阶级维新派。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材料二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反抗清政府,排斥西方文明,太平天国运动反抗清政府,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18. (1)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皇帝也将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3)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