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美国没有资格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旧中国外交: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跪着办外交第16课学习目标壹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贰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肆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叁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近代外交:不平等、不独立、屈辱、无自主权。《马关条约》签字仪式《南京条约》签字仪式《辛丑条约》签字仪式观察下列图片思考:近代中国外交有何特点?日方与中方签订21条的场景巴黎和会场景近代屈辱外交的原因有哪些?①社会制度落后;②综合国力衰弱;③统治者的腐朽。启示:弱国无外交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阅读文本,结合课文,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政策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新兴独立解放的亚非民族国家敌视态度:外交孤立,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态度如何?敌视态度:外交孤立,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什么外交成就?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周恩来国务院总理、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亚洲第一个让联合国在其逝世时为他降半旗致衰的领导人猜猜他是谁晚清时期,英国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本来就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此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中印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了。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周恩来总理与吴努3.发展重申: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材料一:俄罗斯和平与和解联合会主席卡梅沙诺夫表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日本外务省前国际情报局局长孙崎享说:“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材料二:尽管在其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是什么?①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4、影响/意义: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呢?因为它体现了尊重、平等、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之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证了国家根本利益,为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因此,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视频欣赏万隆会议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自主学习:1、万隆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2、地点在哪里?3、中国派出了谁带领代表团参加?4、有哪些国家参加了会议?5、提出了什么方针?1955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周恩来亚非独立国家求同存异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同异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时间内容意义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拓展提高】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重大贡献?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以史为鉴看我今朝2001年7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02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峰会2005年4月24日,参加亚非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在万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本课小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与亚非家的团结合作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AB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D.与苏联建交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课堂训练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D.1955年万隆会议A课堂训练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pptx [共同关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杨洁篪在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mp4 周恩来万隆会议讲话.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