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学案课件(2课时2份,54张、62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学案课件(2课时2份,54张、62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学习笔记
必知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爱国主义的本质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本质: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3.中国人民具有的精神品质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4.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2)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5.认识价值观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核心问题
必记
2.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3.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1.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这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具有(  )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C
2.“中华一家亲”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A
3.【2021?泰安期末】下列名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是(  )
A.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C
4.【2020?遂宁】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  )
A.坚持爱国和爱家、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B.坚持爱国和爱家、爱社会高度统一
C.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D.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高度统一
C
5.“不求最好但求无愧于心,希望我能成为大山里孩子们的一盏明灯,永远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孙金士从教二十多年,扎根大山,无私奉献,独自一人撑起教学点,把教育好学生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启示我们要(  )
①传承民族精神
②弘扬传统美德
③维护国家荣誉
④践行价值准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全过程,是民法典之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兴国之要
C.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A
7.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紧扣“追忆红色往事,传承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组同学:回眸历史,搜寻民族精神
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1)请你列举两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任选两种即可)
第二组同学:着眼现实,践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并不遥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做民族精神的践行者。
(2)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任选一方面谈谈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践行民族精神。
?
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示例一:爱国主义——升国旗时,行注目礼;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示例二:团结统一——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
第三组同学:面向未来,弘扬民族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凭着这些抗战精神,中华民族开启了由衰弱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
(3)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请简述理由。
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理由: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弘扬抗战精神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青少年要牢记使命,积极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努力学习,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1.【2021·北京丰台区期末】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表彰了一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分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此举有利于(  )
①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
③激励人们学习榜样,汲取榜样力量
④杜绝社会不良风气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广播电视节目《众志成城
共同战疫》公益展播活动,从2020年2月至8月底,180余部广播电视节目将无偿提供版权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利于创新
②凝聚正能量,鼓舞全国人民战胜疫情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④提高文化认同,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A
3.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鲜明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号令,全国上下闻令而动,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这(  )
①彰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畏气魄
②展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
③汇聚成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④怀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4.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中国人自古就推崇的“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和平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②团结拼搏,负重奋进
③居安思危,改易更化
④亲望亲好,邻望邻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点拨】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为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是我们的国宝。“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意为亲人希望亲人过得好,邻居也希望邻居过得好。这两句话都强调与周围邻居(邦)友好相处,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①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5.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D
6.【2020·连云港】“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②国际社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价值导向
③世界人民在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④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7.大国工匠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需要(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C.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D.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答案】B
8.【2020·武汉】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全国大中小学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国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  )
A.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B.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C.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D.爱国主义源自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国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B观点正确;A观点错误,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基础;C观点错误,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D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入手,在生活中积极践行。下列事例中属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①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②遇见老师,问声“老师好”
③考试时,抄袭他人答案
④在家中,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0.下列名句中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基本内容之“敬业”的是(  )
A.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B.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列夫·托尔斯泰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D.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因里希·海涅
【点拨】
“位卑未敢忘忧国”体现了爱国,A不选。“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强调的是友善,B不选。“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强调的是诚信,D不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强调的是敬业,答案选C。
【答案】C
11.【2020·聊城】聊城著名钢笔画画家桂志仁,用手中的钢笔绘制了聊城民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场景。其中一幅画描绘的是17年前父亲冲到抗击非典一线,而今父亲送女儿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依依惜别的画面。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为国出征的感人情怀令人动容。他们父女感动我们的是(  )
①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
②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
③顾全大局的“最美逆行”
④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拨】
17年前父亲冲到抗击非典一线,而今父亲送女儿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依依惜别的画面,表达出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和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顾全大局的“最美逆行”,也体现出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选D。
【答案】D
12.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强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
“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意思是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没有体现敬业,①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体现了友善,②正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事情应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与富强无关,③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体现了爱国,④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13.【易错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利用好烈士纪念设施,运用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讲好英烈故事,使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这(  )
①有利于弘扬英烈精神
②有利于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提供物质力量
③是民族进步之魂
④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点拨】讲好英烈故事,使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播红色文化,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是错误的,材料中的做法为社会发展提供的是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力量;③是错误的,民族进步之魂是创新。故选C。
【答案】C
14.【易错题】“一条路,走了近半个世纪;一件事,倾注了全部心血。前半生,她把热爱洒向三尺银幕;后半生,她带着使命穿行千村万户。从填补心灵的空白,到照亮脱贫之路。”这是全国“诚信之星”发布仪式上给予四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农村电影放映阵地的老太太——郭建华的颁奖词。郭建华是(  )
①传承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典范
②新时代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④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守护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点拨】郭建华四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农村电影放映阵地,表现出对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传承,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是错误的,她的行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脱贫致富没有关系。故选B。
【答案】B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汪勇,只是武汉一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小哥,大年三十那天,因为看到一名护士下班打不到车的消息,毅然承担了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义务。后来他还在朋友圈发布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最多的时候有几十个人轮流跟着汪勇跑,中间他们足足跑坏了三台车。汪勇其实只是全国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还有更多的志愿者籍籍无名,却不辞辛劳地为我们的安全做最好的保障。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
(1)汪勇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友善。
(2)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强调“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②有利于我们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③作为青少年,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你准备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共54张PPT)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学习笔记
必知
2.延续文化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新时代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8.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1.中华文化的作用有哪些?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核心问题
必记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中华传统美德有何重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4.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九年级(1)班就“具”字里面有几横进行了讨论,一些同学认为,都是电脑惹的祸。在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我们面临“提笔忘字”的困惑。这提醒我们(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唯一代表
B.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C.要继承和发展汉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D.民族语言需要创新
C
2.【2020?福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在5
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最为优越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明,兼收并蓄
B
3.【2021·南宁期末】习近平主席来到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习主席的话说明了(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不忘本来
③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明了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不忘本来;说
明了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选A。
【答案】A
4.【2020?齐齐哈尔】下列成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A.自暴自弃
B.一诺千金
C.见利忘义
D.不思进取
B
5.【2021?北海期末】下图的做法(  )
①确保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6.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褔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该传统是(  )
A.勤劳勇敢,吃苦耐劳
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B
7.  “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肇始于春秋时期,绵延至今。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新郑是黄帝出生、创业、立国、建都之地,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诞生的日子,崇敬始祖、念乡追远,是熔铸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美德。人们对轩辕黄帝的敬仰,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立足现实,阔步走向未来的一种文化自信和坚定。2020年3月26日,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
郑黄帝故里举行。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仍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以现场简约而庄严的仪式、网上拜祖、电视连线播出世界华人拜祖画面、主持人和专家访谈等丰富形式精彩呈现。
(1)共襄盛典:请你结合教材知识,谈谈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
典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完全统一。
(2)共传美德: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
多代代传承的美德。请你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A.和乐风范
②自尊互敬、助人为乐
B.爱国情怀
③诚信守法、见利思义
C.高尚情操
1.“子曰诗云”让人在“连字成诗”的娱乐中感受传统诗词之美,“尼山萨满”用代码建构出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文化世界,“榫接卯和”让人有机会几乎零距离欣赏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国博邀您云看展”的网上阅读量超1.2亿,布达拉宫首次网上直播仅1小时就有92万人次观看。这(  )
①是对文化表达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②表明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③赋予了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自豪宣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2.下图是一位小伙设计的几个“福”字。“北京福”融合了天安门、故宫和京剧等元素;“上海福”简直就是一张外滩的艺术照;“重庆福”有火锅、有交通;“西安福”中兵马俑住进了大雁塔……这些“福”字(  )
①随意改造,是对汉字基本知识缺少了解的表现
②匠心独具,显示出了各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求同存异,是全盘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的表现
④继承传统,是结合各地文化元素进行创新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3.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园以“四合院”为核心景观,让世人从一个“小院落”品味“大北京”。这是因为北京“四合院”(  )
①承载着老北京的民俗民风
②展示了北京的开放与包容
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④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2020·武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  )
①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②消除文化多样性,实现不同文化的统一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点拨】本题考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④观点正确;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的文化,而不能抵制一切外来文化,①观点错误;我们要尊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不能消除文化多样性,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答案】D
5.2020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三周年。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传承中医药文化,我们应该(  )
①认识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②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精华
③人人争当中医药学专家
④积极学习西医理论知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6.【2021·深圳宝安区期末】“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是中华文化的智慧宝库。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具有创造力
B.具有包容力
C.薪火相传
D.历久弥新
B
7.【2021·焦作期末】近年来,由国内几家博物馆合作策划的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各个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创意十足,在线上线下热销;故宫博物院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传播平台等新媒体上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普及历史知识,吸引众多关注……此举(  )
A.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B.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
C.有利于让人们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D.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
【答案】C
8.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下列古诗词能体现这一规范的是
(  )
①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②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③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排除①。“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强调的是孝敬父母,②正确。“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强调的是尊敬老师,③正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强调的是老师的作用,排除④。答案为C。
【答案】C
9.【易错题】备受关注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它是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3
800年前的绚丽生活图景在世人面前展现。这
(  )
①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说明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最先进的文化
③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让珍贵文化遗产世代传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向世人展现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让珍贵文化遗产世代传承,①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是错误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世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出了独特贡献。故选C。
【答案】C
10.下列名言、诗句寓意与“中华传统美德”一致的有(  )
 
名言、诗句     
中华传统美德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实守信
③读书百遍,而义自现——————宽宏大量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点拨】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它告诫我们要多读书、会读书,与“宽宏大量”没有关系,所以③是不一致的,①②④都是一致的,故选B。
【答案】B
11.下列名言警句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②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③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D
12.【易错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  )
①表明保护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③能推动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
④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②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是错误的,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对外开放等,而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故选C。
【答案】C
13.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无穷组合,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了239个西文字母词语。
(1)材料一如何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汉字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材料二:生活中存在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到公共场所开展查找和纠正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活动,赢得市民的赞许。
(2)运用责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
不规范使用汉字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利于汉字的传承。同学们的行为是负责任的表现,虽然会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在活动中同学们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获得精神回报,还能引导更多的人规范使用汉字,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运用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分析相关链接和材料一对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
坚定文化自信对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