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半命题作文补题策略(附导图+例文与精评) 【写作说“法”】 半命题作文介于全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既有“命题”部分所体现的限制,又具有一定的开放特征,体现了自由与束缚的统一,限制与开放的融合。 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作文的“前奏”,二者区别在于,在半命题作文中命题者留下了一半的“命题”空间,由写作者发挥。 因此,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补题”是关键中的关键,补题完整后的写作,就与命题作文无异了。 那么,如何补题呢? 【思维导图】 01研究原题,捕获关键信息 半命题作文的原题部分不容忽视,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具有完整内涵,但对于整个题目而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补题之前,应该先从“原题”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抓住关键信息,确保补题具有针对性,科学、有效。 一般来说,研究原题主要从“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两个方面着手,从中获得补题的暗示和方向。 比如,半命题“美在?????”,“美在”二字在语法上不具独立性,缺“宾语”,空白处可填写名词,特别是表地点、方位的名词。了解这一点,补题便可以有的放矢,如可填写“身边”、“心间”、“梦中”、“回忆”、“书海”等。 02深入探究,揣摩命题意图 审题、写作的过程,说到底是命题的“逆过程”。 所谓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审题时思考命题者命此题目的用意──想考哪个知识点,检测哪种能力?在哪些方面设置了“障碍”? 命题者的用意一般不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是渗透在原题、提示语或写作要求当中,要弄清命题者的初衷,必须综合考虑种种因素,冲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推知,从而找到写作的落脚点,提高写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让考生表达健康的思想情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感受真善美的人生哲理,一直是作文命题者在立意方面的重要原则。在补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决不能为了出新、出奇,超越了“真善美”的底线,标榜了“假恶丑”。 03着眼生活,用心补全题目 补题是个技术活,决不能为了“补题”而“补题”,如果只在题目上下功夫,而不考虑后面的写作,结果就是——自己封自己的路、自己给自己挖“陷阱”,甚至自己为难自己。 要高人一筹,就必须在思路上先人一步、深人一层,但一般来讲,补题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力素养和兴趣爱好进行补题,学会扬长避短,若你是足球爱好者,补题时应尽可能地往足球的领域引路; 二是坚持中生活积累出发补题,补题内容要与写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能产生“共鸣”,即能有与之相匹配的“生活素材”。中小学生作文的写作内容还是集中在校园、家庭生活比较稳妥。如果若对社会生活了解得比较透彻,写这方面内容也未尝不可。 04及时检查,力争题目“亮眼”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哪些题目为好题目呢?阅卷教师强调,切题、切体,求真、求趣、求新的标题,最能使人耳目一新、一见钟情。 建议填题之后的标题,要按照“四个要、四不要”的标准,检查拟写得题目是否优秀。 “四个要”是:要做到角度要新、内涵要深、语言要美、要动人心; “四不要”是:不能要虚言假套、不要空喊口号、不要大无边际、不要不伦不类。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勤学、善思、多借鉴,尝试从多角度发散思维,甚至逆向思维,才能在“补题”的过程中升华“原题”,开创出写作的新天地、新境界。 一个尴尬的微笑 一度反感母亲在中考之前求神拜佛的迷信作派,母亲为保我安心参考,也答应罢手。 直至今天,我才发现每天清晨母亲会偷偷起床,插上一枝香,冲着阳台,在絮叨着些什么。 起因是昨天晚上的早睡,凌晨四时,突然听到母亲打开房门的声音,然后是拖着拖鞋急促地奔到阳台,之后便是刻意压低的声音和一股若有若无的高香味道。 被骗是一种难堪的感觉,我猛地跳起,拉开房门,怒目相向,直冲阳台! 然而,不知前面那个罩着睡衣,蓬着头发,蜷着身子,拿着高香的妈,是因过于专注还是睡意朦胧,并未注意到我,看她蹲在地上的模样我刚才的怒意已退,小声地叫了声“妈”。母亲却是一愣,然后身子猛地一颤,以至于在几步开外的我都清楚地看到香灰被抖落了大半截。终于,她转身向我,站起身来。 母亲尴尬不已,拿着高香的手微抖,不知所措地站着,似是一个做了错事等着挨骂的孩子,嘴角有些抽搐,然后撇开嘴,似笑非笑,想哭又无泪地给了我一个微笑。她老了,与多少年前照片上白净水嫩的小姑娘判若两人,笑得也不那么温婉大方了,脸色惨白,嘴巴的法令纹一笑就显出来了,即使是那么牵强硬挤出来的笑,眼旁的鱼尾纹也有一大把了,母亲老了,信佛了,身为女儿的我却那么迟那么迟才发现这个原本显而易见的秘密。 “我想帮你,又帮不上,唉,你又不准……”母亲小心地解释着,我没有认真听,只是呆呆地看着母亲。母亲察觉后,不好意思地一笑,“看我,脸还没洗!” 之后,我便鼻子一酸,两行热泪没出息地滚落,母亲更是手足无措起来:“呀,呀,今天考试!” 我想,我怕是一生都会记着这个清晨母亲的微笑,牵强又苍老,却饱含母爱。 她们不知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她们只知,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得心安。其实她们已不需再做什么,她们做的已足够我们享用一生。 【点评】 一、本文是浙江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文章所写故事是:“我”将要参加中考,母亲觉得自己帮不上忙,于是选择了求神拜佛,祈祷孩子能如愿。后来被“我”撞破、被“我”小看,最后“我”理解、感动于母亲不寻常之举,从中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二、“嫩黄瓜作文”认为,本文内容真实、细节生动、感情真挚,但标题超棒,最值得学习——中考作文的题目是“一个 的微笑”,作者填题为“一个尴尬的微笑”,凸显了这个微笑的独特性,能有效勾起读者心中的疑问,从而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往下读。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作文的眼睛,眼睛亮,全篇皆活。 三、作文填题有两个层级,一个是合格层级,一个是优秀层级。 合格层级的填题要求,主要包括“搭配恰当”、“自己有内容可写”——比如,“一个 的微笑”,填形容词(“快乐”“及时”……)就合乎语法,填动词(“奔跑”“吼叫”)、副词(“十分”“最”)就会搭配不当。又比如,所填词语指向写作者熟悉的生活、题材是可取的,但指向你不熟悉的领域、对象,那就会作茧自缚。 优秀层级的填题要求,主要是指“新奇、吸引人”。比如,大家都想到填题为“一个开心的微笑”“一个难得的微笑”这样的大众化题目,你就得抛弃自己最先想到的词语(你一下子就想到的,也是别人容易想到的),重新找几个,比较一下再选定题目。比如,什么样的微笑独特,容易让读者记住呢?比如,“莫名其妙”、“来得突然”、“实在忍不住”……等等词语,就能唤起读者的新奇感受,赢得写作主动权。 记住,半命题作文,一定要用新奇、吸引人这一招,拟定不一样的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