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一、单选题1.谈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毛主席曾说:“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这次“谈成”的结果是(???)A.?签署《朝鲜停战协定》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签署中美三个联合公报2.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①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③中国重返联合国④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下图分析,出现1970-1980年走势的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2018年是周思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能够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史实是(???)A.?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B.?参加重庆淡判,签订《双十协定》C.?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5.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6.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条美丽的大街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和平共处???????????????????C.?互不侵犯???????????????????D.?荣辱与共7.首次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A.?周恩来??????????????????????????????????B.?尼赫鲁??????????????????????????????????C.?吴努??????????????????????????????????D.?陈毅8.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次活动重温万隆精神,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0多年前,中国代表团的求同存异精神使万隆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当时与会国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主要源于(???)A.?国家贫富、强弱不同???????????????????????????????????????????B.?洲际区分差异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D.?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先后顺序不同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和平与发展10.周恩来总理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提出了(???)???????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求同存异”的方针11.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纪念活动中,在墙面上看到一句话:“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这句话是中国代表团中哪一人说的?(???)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乔冠华12.周恩来总理曾在一次外交活动中说过:“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说这段话的时间是在(???)A.?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时C.?1971出席联合国大会时??????????????????????????????????????D.?1972年会见尼克松时13.“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14.19世纪中期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多次上演“强权即公理”的荒诞剧。以下国际会议中,没有出现上述局面的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15.2017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9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求同存异?????????????????D.?互不干涉内政16.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由中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反对霸权主义????????????C.?“求同存异”的方针????????????D.?打击恐怖主义17.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55年、周恩来、求同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A.?日内瓦会议????????????????????B.?雅尔塔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万隆会议18.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关系正常化二、材料分析题19.1953年12月31日,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展开谈判。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说:“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1953年开展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天好起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建立时确立的,它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略,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高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来的》(1)据材料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誉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是小球转动大球,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选项符合题意。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是朝鲜战争的结果,A选项排除。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选项排除。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美关系改善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D分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解答本题是要注意区分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50年代的外交成就。3.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的外交形势扭转,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ACD三项不是出现1970-1980年走势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出现1970-1980年走势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美关系发展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C分析: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ABD三项不能够反映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不符合题意;C项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能够反映周总理的外交风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亚非会议的识记能力。掌握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意义。5.A分析: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谈判双方。6.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由此可知,ABC三项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D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7.A分析: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的谈判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社会制度异同,一律平等、和平共处,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正确政策,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C分析: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会议期间,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与会国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分歧,但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后,会议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答案选C。9.D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所以答案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是建国初我国的外交政策,是我国实行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还有“另起炉灶”、“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项世界表明了我国的这一外交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破坏和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11.B分析:本题考查周恩来的外交活动。1955年,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周恩来的外交活动。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12.B分析:据题干“周恩来总理曾在一次外交活动中说过:‘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13.B分析:依据材料中提到的“周恩来和印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于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故选B。【点评】本题你大爷吧,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知识。???14.D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主题是“强权即公理”,而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不能体现这个主题。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万隆会议。它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15.C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知识。16.A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17.D分析:由题干“1955年、周恩来、求同存异”这几个关键词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促进了大会的圆满成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万隆会议。???18.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本题难度适中。???二、材料分析题19.(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略,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2)观点: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论述: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和两国的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之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分析:(1)依据材料可知,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略,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论述: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和两国的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之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点评】专题复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列表格分析比较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以来的外交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