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单选题1.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白银的狂热追逐②为促使世界最终走向整体③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④去遥远的地方传播天主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开发土地资源??③向海外播基督教??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近期,意在电梯惊魂政府展示了大航海家哥伦布写于1493年的一封信件的原件,里面详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细节。“新大陆”指(???)A.?非洲?????????????????????????????????????B.?美洲?????????????????????????????????????C.?亚洲?????????????????????????????????????D.?欧洲4.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下列哪个人物的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光(???)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5.《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是因为1492年(???)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D.?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6.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A.?文艺复兴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爆发???????????????D.?科学革命的开展7.随着经济的发展,答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50年而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事件是(???)A.?马可·波罗的旅行??????B.?文艺复兴的兴起??????C.?新航路的开辟一三动行你表前??????D.?三角贸易的进行8.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宏观考查。据此回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9.“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和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们使用的是善意和友谊……”。下列选项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古代对外开放????????????????????D.?开辟新航路10.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是(??)A.?莱特兄弟?????????????????????????????B.?马可·波罗?????????????????????????????C.?麦哲伦?????????????????????????????D.?达·伽马11.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对世界各大洲百年来的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A.郑和下西洋B.科学革命C.丝绸之路开凿D.新航路开辟(2)发现欧洲通往亚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3)中国为这次航海作出的世界贡献指的是(??)A.指南针的发明B.火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提出地圆说12.许多因素促成欧洲人在15世纪开辟新航路。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因素是(??????)A.?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针传人欧洲并被普遍应用??????????????????????????????B.?地圆学说逐渐被欧洲人接受C.?《马可波罗游纪》中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D.?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探险精神1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右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14.有学者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展的背景时写道: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掌握大量天文地理知识。据此可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A.?开辟新航路????????????????????????B.?科学革命????????????????????????C.?工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15.十五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A.?他相信天主教旨意???????????B.?他相信地圆学说???????????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D.?他拥有航海地图16.“无论哥伦布本人的内心动机怎样神秘,他航海得到支持,全靠有人从实际上来估计证实一条科学假设后所可期待得到的收获。”材料中所说的“科学假设”是(???)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地圆学说17.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约:划一条线,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则把美洲抱在怀里。西班牙能“把美洲抱在怀里”主要得益于(???)A.?但丁?????????????????????????????????B.?麦哲伦?????????????????????????????????C.?哥伦布?????????????????????????????????D.?迪亚士18.结合下图回答小题。???????????????????????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下列哪位航海家与“西印度群岛”这一概念有关(???)A.①B.②C.③D.④(2)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和“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这句话有关的航海家是(???)A.②B.③C.②③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9.从古到今,世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明朝时期,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两次伟大的航海活动,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航海路线图如下: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哥伦布之后还有哥伦布。——粱启超(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两幅图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图1________,图2________。(2)仔细观察图2,将图2中的①②③④四条航线正确填入下表:航海家支持者航线迪亚士葡萄牙王室A________哥伦布西班牙王室B________达·伽马葡萄牙王室C________麦哲伦西班牙王室D________(3)根据图2和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西班牙、葡萄牙在航海方面走在最前面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航海的目的角度,分析“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之前对黄金的需求;欧洲人热衷于对外传播天主教,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传播天主教的需要;因此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分别是指④去遥远的地方传播天主教,③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①对黄金、白银的狂热追逐,故①③④正确。②为促使世界最终走向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动机。D项①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动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2.C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之前对黄金的需求;欧洲人热衷于对外传播天主教,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传播天主教的需要;以及分别是指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荣誉”指的是就是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故①③④正确。开发土地资源不符合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故②错误。C项①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动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B分析: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率领3只船由巴罗斯港出发,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这就是现在的美洲,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B项美洲是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哥伦布的主要贡献。4.D分析:ABC三项反映的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的航线与题干不尽吻合,不符合题意;D项麦哲伦的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光,1519年到1522年,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实行了首次环球航,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进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5.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87年—1488年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后将其命名为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年,达·伽玛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C项符合题干时间。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6.B分析:依据题干“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15世纪后期,最先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是到海处寻找黄金等各种财富,因此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新航路的开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航海家的路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7.C分析: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本题选C。A、B、D项均不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除了掌握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学生还要掌握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8.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知,哥伦布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可知,材料赞成站在全球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通过与新大陆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与融洽,给欧洲人送去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欧洲带给美洲牲畜和咖啡等,美洲带给欧洲玉米、马铃薯等),使得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是站在欧洲为中心的角度出发的,不符合题意;选项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宏观考查”,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不同的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9.D分析:据题干“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可知,和平使团是指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是指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都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故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开辟新航路,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10.D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A项不符合;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与题干无关,B项排除;1519至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C项排除。1497至1498年,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线继续航行,首先成功到达印度等地,获得无数财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属于简单题。11.(1)D(2)C(3)A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D项新航路开辟是题干材料“地理大发现”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2)结合所学可知,达?伽马的航海路线是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印度。A项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不符合题意;B项迪亚士的航海路线是葡萄牙→好望角,不符合题意;C项达伽马的航海路线是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印度,符合题意;D项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环球航行,不符合题意;(3)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传到西方之后应用于航海事业,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从而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发展。A项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为这次航海作出的世界贡献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B项火药的发明,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不符合题意;C项印刷术的发明,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不符合题意;D项提出地圆说,地圆学说,最早提出于古希腊时代,在文艺复兴前后真正得到证实,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3)A。【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理解能力。(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达伽马的航海路线。(3)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四大发明的影响。12.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海知识、造船技术与地理学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及西、葡两地理大发现得益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世纪传人欧洲,15世纪已普遍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应用,使在大洋中航行的船只不会迷失方向,极大地提高了航行效率。指南针应用于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开辟开辟,使在大洋中航行的船只不会迷失方向,极大地提高了航行效率。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内容,结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3.B分析:如图所示现象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许多物产在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相互传播的史实,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B项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从题干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美洲物产传播到欧亚大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记忆、理解能力。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4.A分析:15——16世纪,随着西欧工商业的发展,欧洲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更加强烈,迫切需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其次,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控制了欧洲通往东方的道路,西欧人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新的通往东方的道路,刺激了航海家的海外探险;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技术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进行远洋航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15世纪末-16世纪初,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开辟了新的航路;结合题干中出现的“西欧”“推动力”“黄金”“天文地理知识”等关键词语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A项开辟新航路是题干中描述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15.B分析: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知识的传播,使他相信地圆学说。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够到达东方,因此,1492年,他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B项他相信地圆学说是支持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这一信念的最重要因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哥伦布远航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是意大利的一位水手,他通过自学获得了许多数学、地理学、天文学、航海学、地图绘制等专业知识,并坚信地球是圆的,他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东方各国.1492年他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ABC三项与航海关系不大。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哥伦布远航的了解。17.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为了追求财富,梦想到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迪亚士得到葡萄牙王室资助,1487年到1488年,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到达印度洋,归途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得到葡萄牙王室资助,1497年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道到达印度大陆,开辟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获得无数的财富;麦哲伦于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出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穿越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在菲律宾折向南方,进入印度洋,在好望角南进入大西洋,再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回到西班牙。西班牙主要支持航海家向西航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识记。18.(1)A(2)B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到达了古巴、海地,即西印度群岛。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在迪亚士航行的基础上绕过非洲,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识记。二、材料分析题19.(1)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2)④;①;③;②(3)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大西洋沿岸;两国都有一些掌握丰富航海知识和先进技术的航海家;王室对远洋探险的支持。(4)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只是为了弘扬国威;虽然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但其太劳民伤财,后来便停罢了。分析:(1)根据图1中的“刘家港”“西洋”等信息可知图1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根据图2中的“好望角”等信息可知图2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此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这条航道到达印度等地,是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因此图2中的①是哥伦布的航线,②是麦哲伦的航线,③是达·伽马的航线,④是迪亚士的航线。(3)根据图2,从位置上看,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从表格来看,两国都有一些掌握丰富的航海知识和航海技术的航海家;王室对远洋探险的支持。(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炫耀国威,不以商业贸易为主要目的,后果是不计成本,加重财政负担,因此随着明朝中后期国力衰弱后,远洋航行被当作弊政废止,“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故答案为:(1)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2)④;①;③;②。(3)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大西洋沿岸;两国都有一些掌握丰富航海知识和先进技术的航海家;王室对远洋探险的支持。(4)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只是为了弘扬国威;虽然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但其太劳民伤财,后来便停罢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识记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