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改革开放的起步一、单选题1.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A.?吸收国外资金?????????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2.针对下表表达的主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改革开放谱新篇?????B.?经济特区作用大?????C.?“一国两制”政策好?????D.?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3.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B.?经济特区的建立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5.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6.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A.?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的完成C.?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D.?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7.“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第41届世博会今年5月1日在上海召开,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下列不是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是(?)???????A.?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B.?共产党的成立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D.?第一批经济特区9.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 )???????A.?民族团结??????????????????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D.?外交成就10.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A.?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1.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自治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12.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局面,在这一格局中,首先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港口城市???????????????????????C.?经济开放区???????????????????????D.?内陆大城市13.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4.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15.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我开放的窗口④邓小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下列能够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新方式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A.?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1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实质上是(?)A.?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B.?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C.?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二、材料分析题19.“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正确指导实践。”请根据这一哲学理论作答。材料一??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二给这三幅图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什么时候在哪次重要会议上确立的????(2)材料一中提到“实行改革”,请根据材料三图片说出在实践中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写出两个即可)???(3)通过以上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什么新的理论成果????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分析:四个选项中A、B、D三项,即吸收国外奖金、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都是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但是,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最根本的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2.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深圳是改革开放后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一国两制政策,实施一国两制政策的是香港和澳门,故C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3.C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因为深圳、珠海、汕头属于广东,而厦门属于福建。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经济特区相关的知识点。4.B分析:深圳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深圳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注意深圳发展的知识的识记。???5.B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新中国成立35年。要求选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这一行动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的提示“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联系教材内容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首先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才出现了表格中粮食、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增长的巨大变化。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识记。7.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根据题目中“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指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实惠,奔小康。B中大跃进没有分田地,人民公社化挫伤农民积极性,没有奔小康的内容。本题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富起来,两者的相同点是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学们要注意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识记。???8.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上海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源自《南京条约》A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B正确;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与上海无关。故选D项。【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不”字。本题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发生在上海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考查,体现了社会时政热点的要求。???9.B分析:题干所述关键信息,都属于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10.C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会议上江泽民作了重要报告,大会通过了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评】?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11.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这三个经济特区都在广东省,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1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故此题选A。?【点评】掌握对改革开放有关知识的识记。??13.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了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14.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改革。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由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与“包干到户”没有直接联系。故答案选A。?【点评】掌握农村改革的相关知识。??15.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④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16.B分析: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给中国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①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体现,可以排除;③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体现,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是B。【点评】知道改革开放给中国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17.B分析:此题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ABCD都是本次会议的内容,但是核心内容是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对后来中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故答案是B。【点评】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8.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相关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什么是真理的标准”展开,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实质。二、材料分析题19.(1)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3)邓小平理论。???????????????????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改革开放。(2)分析材料一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分析材料三图片,左图的国企,代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材料三的右边两幅图反映的是建立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3)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的贡献。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因此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