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单选题
1.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我们是保卫红色政权的红卫兵,党中央毛主席是我们的靠山,解放全人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名为红卫兵的组织迅猛发展是在(???
)???????????
A.?中共八大???????????????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D.?五届人大后
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图中的诗句出现在哪一运动中?(???

A.?五四运动?????????????????B.?“二月逆流”?????????????????C.?“四五运动”?????????????????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5.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
)???????????
A.?反右泒斗争扩大化???????????????????B.?刘少奇冤案???????????????????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
6.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请问“大串联”“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7.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
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C.?二月逆流??????????????????????D.?五四运动
9.某学校拟举办一个讲座,主题是“文革往事”。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该时期的教师作为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
A.?王老师,1954年????????????B.?张老师,1978年????????????C.?李老师,1980年????????????D.?赵老师,1988年
10.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11.如图是流行于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中的女孩在当时却不能真正地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原因是当时(???

A.?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B.?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C.?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浪潮?????????????????????????????D.?全国出现“停课闹革命”的局面
12.下图是“大跃进”期间的宣传画和报纸。它反映了当时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的
(
)
A.?高指标????????????????????????????????B.?瞎指挥????????????????????????????????C.?共产风????????????????????????????????D.?浮夸风
13.“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是 (  )
A.?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
5000亿元???????????????????????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
14.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1976年,相继逝世的老一辈革命家史(

①周恩来
②毛泽东
③刘少奇
④陈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6.“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死荣哀,光耀二十世纪;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这副对联赞颂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陈毅
17.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

①“一五”计划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18.“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起扭转了经济的下滑,使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
D.?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二、材料分析题
19.观察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
──摘自《党史博览》
材料二:如图是文革期间宣传画
(1)材料一中的“大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宣传标语“彻底粉碎刘邓反动路线”中“刘、邓”分别指的是谁?
(3)在这场“大革命”中,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项不合题意;文革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批走资派活动中,“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符合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B项正确;1952年中央教育部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C项不合题意;《共同纲领》重点明确做出了规定:“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D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文革的知识。???
2.
C
分析:在6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在错误路线指导下,适应发动和进行“文化大革命”需要的千百万学生、青年的造反活动——红卫兵运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的组织迅猛发展。因此,题文中的“红卫兵”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红卫兵运动中的红卫兵。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
3.
C
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选项中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符合实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应是出现在“大跃进”运动时期;“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应出现在文化大革命之中;AD和文化大革命无关,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认识。???
4.
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史实的识记。从诗中的内容可知,表达出对“四人帮”迫害周总理、阴谋篡党夺取罪行的怒斥,据此可知,图中的诗句出现在四五运动中,故选C。A选项五四运发生在1919年5月4日,主要表现出的是爱国主义精神。B选项“二月逆流”发生在1967年2月,在文革开始后,遭到一批老干部的坚决反对。D选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发生在1976年,标志着文革结束。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事件的经过、影响。???
5.
C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C项符合题意;A反右泒斗争扩大化是文革中的表现;B、刘少奇冤案属于文革中的史实;D、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虽然给我国的工农业造成很大危害,但是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人民生活有了改观。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
6.
A
分析:根据材料所提示的信息“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出现题干中的情况。选项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大革命。???
7.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没有得到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8.
B
分析: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四人帮”压制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并加紧展开对邓小平的“大批判”。这种倒行逆施,激起广大群众的愤怒,终于在这年清明节爆发了“四五运动”。这场强大的抗议运动,虽然被“四人帮”压了下去,但它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四五运动”的影响。???
9.
A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1976年,那么,A项王老师是1954年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1966年,王老师12岁,经历了十年“文革”,请王老师作为主讲人,符合题意;
B项张老师是1978年出生,没有经历“文革”,不符合题意;C项
李老师是1980年出生,没有经历“文革”,不符合题意;D项赵老师是1988年出生,没有经历“文革”,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
10.
C
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反映了当时民主与法制严重失调,遭到了肆意的践踏,故选C。
【点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66年——1976年;开始的标志是“五一六”通知;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所指的是刘少奇和邓小平。文革期间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江青“四人帮”的覆灭,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革的实质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11.
D
分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由大中学校学生组成的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要掌握文化大革命的表现及危害。???
12.
D
分析:从宣传画和报纸上夸张的画面和语言,可判断浮夸风盛行。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掌握大跃进的相关知识。?
?
13.
C
分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分析四个选项,不难发现A、D属于政治范畴,不符合题干要求,应排除。B属于经济,但是概括叙述,不符合题干“史实”要求,应排除。C属于经济,且具体翔实,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14.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由于“左”的错误的严重发展,1966一一1976年,党中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是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
15.
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所以答案是A。
【点评】此题较为容易,结合相关知识点给出答案。???
16.
B
分析:此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考查了对周恩来一生事迹的了解情况。解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总理”可直接确定B项正确,因为A、C、D三项都不符合此条件。此外还可根据四五运动的背景得出正确答案。【点评】此题较为简单,可以用排除法。???
17.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的相关知识,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是国民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①“一五”计划和②三大改造都获得成功,故答案选D。???
18.
B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C,D三项都是文革中的历史史实,B项所谓的“二月逆流”
是指在1967年中共中央军委会议和在怀仁堂召开的两次政治局碰头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同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张春桥、谢富治等进行的斗争,当时被称为“二月逆流”,后被中共称为“文革”初期一次党内公开的抗争、“二月抗争”,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二月抗争”是老一辈革命家为捍卫党和国家利益,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捍卫民主法制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他们的凛然正气和大无畏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对于文革的原因,导火索,开始的标志,性质,教训同学们要重点识记和理解。???
二、材料分析题
19.
(1)文化大革命(或文革);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刘少奇;邓小平。
(3)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分析:(1)据材料一“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可知,材料一中的“大革命”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2)据材料二宣传标语“彻底粉碎刘邓反动路线”和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分别指的是刘少奇和邓小平。(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故答案为:(1)文化大革命(或文革);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2)刘少奇;邓小平。(3)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及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图片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