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71880012484100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本节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一、地球的自转:本部分从概念、周期、方向、速度几个角度介绍地球的自转;二、地球的公转:教材先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轨道等几个方面展开地球的公转的内容;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本部分先图文结合了解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几个概念,然后分析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重点) 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难点) 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难点)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主要环节与时间 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时间:2分钟左右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观看星轨图片) 【问题】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板书: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回忆、思考、积极回答 展示学习目标 时间:2分钟左右 学习目标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新课展示 地球的自转 思考、回答、认真听讲。 一、地球的自转 时间:15分钟左右 板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方向 预习教材内容,结合幻灯片: 【问题】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由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俯视,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板书: 3.周期 4.速度 【问题】 什么是太阳日?什么是恒星日?哪个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选定的参照物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称为太阳日。如果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思考、分组讨论、回答所提问题、总结人口分布特点并做笔记 地球的公转 时间:15分钟左右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问题】 1.什么是公转? 2.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3.公转的周期是多久?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 如果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板书: 4.轨道 【问题】 地球公转时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各在什么时间? 公转速度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每 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地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具体如下图所示: 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时间:15分钟左右 板书: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一轴、二面、三角度 2.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问题】 1.什么是黄道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最北、最南到达哪个纬度?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怎样的?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 板书: 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问题】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怎样的?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北半球夏至日(6月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26′。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 分组合作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时间:5分钟左右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分组活动】每组完成作品展示。 【教师点评】 自主学习 当 堂 检 测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 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 5.如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6.地球自转时( )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 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C.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递减 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练习、回答 课堂小结 时间:3分钟左右 回顾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