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初中历史与社会八下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下列属于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的是(???)A.???????????????????B.???????????????????C.???????????????????D.?2.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又一重要方法。小明同学正在阅读《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从中可提取出的共同信息是(???)A.?清朝的盛世繁华???????????B.?清朝的对外交往???????????C.?清朝的“闭关锁国”???????????D.?清朝的君主专制3.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①专制集权的强化②在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④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11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你认为《本草纲目》入选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是珍贵的医学参考书目B.?该书当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刊发后广为流传C.?它的作者是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D.?这部书约190万字5.乾隆时,有人在咏花诗中写道“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结果被杀。其门生、印刻者、卖书者、买书者都被判刑。这主要反映了清朝(???)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7.日本学者薮内清认为:这是部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相匹敌的巨著。该学者赞赏的是(??)A.?《几何原本》??????????????????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8.当代著名学者刘述先认为,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是指(???)A.?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B.?结束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在中国即将到来??????????????????????D.?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9.著有我国传统农学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的科学家是(???)A.?李时珍????????????????????????????????B.?宋应星????????????????????????????????C.?徐光启????????????????????????????????D.?利玛窦10.京剧形成于19世纪中期,它以哪些剧种为基础(???)①元杂剧???②昆曲???③徽剧???④汉调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5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谓魏征日:“朕观两晋南北朝短也,祸根实为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此取乱之道,朕不可不察。”——《资治通鉴》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并未因三国鼎立、南北对峙而中断,反而因士人的觉醒而更加活泼开放,并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历史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认为西晋南北朝朝代统治短暂的原因。太宗为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请说出西晋和东晋的开国皇帝。(3)请列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独特印记的艺术成就。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13.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代中国落伍就是在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悄悄的走向没落。品味、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知古预今,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材料一:马戛尔尼来了,不远万里,带着希望漂洋过海而来,马戛尔尼走了,带着万分的沮丧黯然而去。因为乾隆帝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因为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材料二:康熙视察书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统治者的这种认识使中国失去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沿着农耕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行。材料三:为巩固统治,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在晚明短暂辉煌后,走向没落,被西方彻底拉开了距离。(1)材料中乾隆帝拒绝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什么?反映统治者什么心态?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2)材料中反映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什么?(3)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谁?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宫殿是皇帝居住并进行统治的地方,(汉)萧何说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唐)骆宾王诗“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古代宫殿中只有北京紫禁城宫殿保存下来。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为南北长的矩形,四面各开一门,以南门为正门,中轴线穿过南北之门。紫禁城内有不下百所院落,每所院落中建筑有主有从,以配殿衬托主殿。就全宫来说,无数不同规模的次要院落有秩序地组织起来,共同拱卫外朝、内廷的主院落和中轴线上的主殿。整座宫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体现古代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和这种关系最顶端的君权、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摘编自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概说》(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对应题号后涂“A”;不符合材料表达意思的,在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对应题号后涂“C”。?①紫禁城融合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②紫禁城兼具政务处理和居住的功能。(???)③紫禁城是研究汉唐建筑的重要实物。(???)④紫禁城的设计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2)依据材料,概括紫禁城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并说明其设计特点。???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A5.【答案】D6.【答案】B7.【答案】D8.【答案】D9.【答案】C10.【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11.【答案】(1)门阀制度;进一步完善隋朝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2)司马炎;司马睿。(3)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东晋顾恺乏的《女史麓图》等。12.【答案】(1)隋朝。门第的高低。(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已经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13.【答案】(1)盛世:乾隆盛世;心态:夜郎自大或骄傲自满;对外政策:闭关锁国。(2)政策:重农抑商。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文化专制文字狱、八股取士;科学家徐光启。14.【答案】(1)①C;②A;③B;④A(2)壮丽(宏大、庄严、气势恢宏);对称;秩序(秩序井然,主从有序)。设计特点: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体现封建伦理纲常。(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