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共“八大”提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完成三大改造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提出的(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九大
3.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4. 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形象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6.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新中国领导人于1961年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你知道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吗( )
A.巩固  充实  发展  提高
B.调整 补充 发展 提高
C.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D.巩固 发展 提高 调整
7.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
A.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 .夺回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C.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8. 一封信的开头写道:“××(名字)同志,首先请接受守卫在反修(指苏联)前哨的解放军战士的同志式的问候。”这封信最有可能写于(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9. 名字中包含着历史,如文革、计划、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应是(  )
A.计划 B.文革
C.援朝 D.跃进
10.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 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B.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C.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D.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12. 1964年 10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一千个太阳争辉”的奇迹震惊了世界。我国研制原子弹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子弹是当时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之一
B.打破情国主义的核断, 维护世界和平
C.证明我国的科技实力
D.研制原子弹能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
13. 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是(  )
①“东方红1 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4.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多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时刻。这个时刻是(  )
A.导掸部队的建成
B.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炸成功
D.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的实验成功
15. 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几千万人开始大规模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
材料二 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3)材料一、二反映的重大失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17.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文化大革命”是在哪一思想指导下发动起来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18.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状况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平常年景发展速度估计,这十年我国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二:1966—1976年主要农业、工业产量。
(1)材料一中的“这十年”通常被称为什么时期?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特点。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DBC 6-10CACBD 11-15CBCCC
二、非选择题
16. (1)“大跃进”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3)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17.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
(3)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意思相近即可)
18. (1 )“文化大革命”。
(2 )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前进(或我国经济建设逭到严重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
(3)粮食、铜、煤、原油持续增产。
原因:①周思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局势,形势有明显好转。
②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进行抵制和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