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3.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因为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生产力,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C.开展阶级斗争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 “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共产”风 5.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 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7. 导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判断 B.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C.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与党对抗 D.为了造“走资派”的反,夺回自己的权利 8. “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了残酷迫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动乱和灾难 ②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③避免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 “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江青等人的诬陷下,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被开除出党,最后含冤逝世。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林彪 D.刘少奇 10. 1976年10月,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是( ) ①周恩来 ②邓小平 ③华国锋 ④叶剑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 为粉碎“文化大革命”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 A.谭震林等老同志严词批评“文化大革命” B.周恩来主持工作时提出批“左”思潮 C.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实行全面整顿 D.四五运动 12. 标志着我国跨入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的是拥有( ) ①原子弹 ②导弹 ③核潜艇 ④氢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 1970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是( ) A.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发射中近程地地导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14.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②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建成 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④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航天工业 D.原子能工业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1)通过对材料一的分析,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材料一的严峻形势什么时候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的?为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的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而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这两大运动对经济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扭转这一局面?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18.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成就辉煌,也有惨痛教训,有缓流也有急流,有高音也有低音。 【中共八大绘蓝图】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 【激情岁月酿失误】 材料二 如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4)以史为鉴,概括“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艰苦创业铸辉煌】 (5)失误中有成就,这一时期建成了哪些油田,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BCC 6-10CAADD 11-15BCCDB 二、非选择题 16. (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2)1965年。从1961年起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7. (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3)两大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4)经济建设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本国国情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是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4)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和迷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5)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