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此项条款体现了( ) A.高度自治的政策 B.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 2.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4.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法国 5.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给澳门少年儿童的回信中写道:“我经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达的游子对回到母亲怀抱的渴望十分感人。”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特区的设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一国两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6.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 A.新政协召开、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7. 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深情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肯定了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的独特作用。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权 ②“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④“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从20 世纪 50 年代“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到 20 世纪 80 年代“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这一变化说明了 ( ) A.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 B.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C.海峡两岸关系走向缓和 D.港澳回归推动祖国统一 9.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互补互利原则 10. 下列史实有利于推进两岸实现“三通”的是 ( ) 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③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④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 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 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05年4 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参访大陆,揭开了国共两党互动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最重要的前提是( ) 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三通”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13. 海峡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下列事件反映出( ) ①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②2008年11月,两岸实现“三通”。 ③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 A.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B.两岸政治交流逐渐增强 C.两岸党派交流日益加强 D.两岸政治、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14. 2016年4月10上午,台湾乐氏同仁堂回归大陆开业剪彩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这对于增进两岸人民福祉,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必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通航通商 D.海基会和海协会的领导人进行互访 15. 201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据海关总署统计,1—11月,两岸贸易额为2070.6亿美元。台商来大陆投资持续增长,投资领域从制造业进一步向服务业延伸。材料反映了( ) A.海峡两岸经贸往来频繁 B.两岸实现“三通” C.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如下:(一)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五)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最基本的目的和采用的基本方针。 (2)根据材料二,归纳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3)材料三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对台方针政策既是长期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不同时期具体现实的反映;既有历史的延续性,也有与时俱进的开创性……其中最为核心的基础在胡锦涛主席的四点意见中得到了高度的集中概括和总结。 ──《厦门日报》 材料二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这标志着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 双向. 全面空中通航变成现实。 材料三 “想通了就通了。”吴伯雄在南京大学演讲时感性地表达他内心的欣慰之情,“一年来,两岸交流合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得来不易,但说容易也真容易。”他在此次大陆访问中还多次公开说:“我们共同走的方向非常正确,国民党一定会坚持这个正确的方向。” ──《新华网》2009年5月31日 请回答: (1)从1949年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经历了四代领导集体,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写出其中两位领导人对台具体方针。 (2)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局面? (3)回首过往,两岸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写出体现海峡两岸发展的二个事例。 (4)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台湾是否可以顺利回归?为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请回答: (1)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最早开始于什么时候? (2)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3)阻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5)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CC 6-10DCCAD 11-15CCDAA 二、非选择题 16. (1)目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2)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等。 (3)图一反映的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二反映的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7. (1)毛泽东:解放台湾(三十六计. 和为上计);邓小平: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江泽民:八项主张;胡锦涛:四点意见。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2)相互促进. 互补互利。 (3)汪辜会谈. 九二共识. 08年海峡两岸直接通航. 09年胡吴会晤等等。 (4)国外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等。可以,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愿.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社会认同“一个中国”. 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等等。 18. (1)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最早开始于三国时期。 (2)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战败,退居台湾。 (3)阻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势力分裂倾向。 (4)说明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5)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国论”。 ②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③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④加强两岸交流,加强对话和沟通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