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收缴鸦片 D.虎门销烟
2. 清末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材料意在强调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
A.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动近代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D.使中国逐步丧失关税自主权
3. 近年来,广西梧州着力打造太平天国永安古城文化景区。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史实,与永安有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津陷落
C.封王建制 D.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4. 日本的吉田松阴在《幽室文库》中写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是(  )
A.日本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是侵占中国
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
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
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
5. 《纽约时报》(1895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85岁的张三说:“我参加鸦片战争抗击英军。”75岁的李四说:“我看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0岁的王五说:“我读过《万国公报》。”45岁的赵六说:“我家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7.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
A.清政府 B.外国侵略者
C.慈禧太后 D.满族贵族
8.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A.天津保卫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9.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政府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11. 1861年,曾国藩兴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写道:“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根据日记内容分析可知,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
A.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B.发展民族资本,以富民众
C.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
D.兴办近代工业,以谋国富
12. 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
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资本侵略
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
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
13.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其中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14. .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出,起到了积极的政治影响。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兴办工矿企业 ②训练新式军队 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④开办新式学堂 ⑤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15. 下面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  )
A.兴办洋务 B.兴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材料二
 
1853年,洪秀全明文规定:“凡一切孔孟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张强《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消极作用》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林则徐、洪秀全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其共同的斗争对象。
1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为了高效记忆、理解历史知识,小英绘制了一张历史图表。
(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2)材料二第三个方框中的条约里最能体现“完全”二字的内容是什么?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含义。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许多“邓世昌”式的英雄,请你再列举两个。
1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中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4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2)材料二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什么?由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期间开办的“新式学堂”是指?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相比, 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CAC 6-10DBADB 11-15ABCAC
二、非选择题
16. (1)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展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矛头指向中国;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英国等侵略者。
17. (1)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探索。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林则徐、关天培。
18. (1)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为军事工业服务。
(2)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或只学先进技术,不学政治制度。
(3)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京师大学堂。
(4)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军事器物,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