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一课第四目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件(32张PPT)+同步练习+4个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四目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件(32张PPT)+同步练习+4个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新课导入
至20世纪初,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另一方面,巨额赔款和此后列强对中国的大量投资,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经济掠夺,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沉沦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四目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经收集历史资料,用文明史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认识清末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视频: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
背景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探究:根据材料1指出“鬼子”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鬼子”指帝国主义侵略者;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材料2中“和约”和“民怨不伸”各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直接原因是什么?
“和约”指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民怨不伸”指侵略者欺压百姓,而中国人民却无处申冤
直接原因:教会势力猖獗,导致人民起来反抗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
兴起
1895年1月日军在荣成湾登陆
甲午中日战争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1897年德国在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
1898
山东冠县
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今属河北省威县)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3.
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的口号使义和团的“灭洋”斗争合法化,减少了来自清政府的压力,有利于争取爱国官员、将士的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与这一口号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是,“扶清”的口号,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从而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灭洋”触及到了时代救亡的主题,它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于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广大群众起到了鼓舞和动员的作用。但诸如“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的口号反映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外来文明,具有盲目排斥一切西方文明的局限性。
爱国性:(1)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2)“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落后性:
(1)“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来面目)
(2)“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
海中去翻火轮船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4.
发展
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义和团组织代拟的合约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材料三:义和团四大法术;刀砍不进、枪刺不入、不怕洋枪、请神上身。
据说红灯照女性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练习之后,可步行水上而不湿,并可腾空而飞,又手中扇子一挥,则敌人大炮会不响,或者船舰房屋会自然起火等等
材料一:义和团的成员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还有“红灯照”“黑灯照”(寡妇组成)花灯照(妓女组成)等妇女组织。
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请求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10月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原起义”。
新知讲解
视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5.
抗击八国联军
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使馆区被围人数约3,000人,各国在准备以武力解救使馆的同时,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
资料一: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清政府正式发布宣战诏书,给各省督抚发布招抚义和团上谕,并给义和团发放银两及粮米……在宣战上谕发布后的第四天,慈禧就向李鸿章等人解释说,朝廷这样做,实在有万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义和团声势浩大,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资料二:对于此次宣战的矛盾心情,慈禧在后来逃难时与怀来知县吴永的谈话中表露得十分清楚:“我本来是不想跟洋人撕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同时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
帝国主义列强——决定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组建“八国联军”,顺势发动侵华战争。
新知讲解
6.
结果
资料:六月三日(6月29日),慈禧又通知驻外使节向列强政府解释:“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蹙,深恐各使保护不及,激成大祸……且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以与各国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
“此案之初,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木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
“严得查办,务尽根诛”——慈禧太后出逃中发布上谕
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而无论是剿,还是抚,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消灭义和团,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招抚之策只不过为缓兵之计,是清廷试图利用义和团打压列强气焰,当清廷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便毫不犹豫地出卖了义和团
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最后又改为剿灭
新知讲解
义和团运动始末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内因)
1.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
2.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3.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和领袖,组织松散。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外因)
1.
时间
19世纪末
2.
地点
山东
3.
口号
“扶清灭洋”
4.
发展
1900年春
京津地区
5.
性质
6.
结果
反帝爱国运动
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义和团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他们一般是以八卦名目自立团号。义和团的信仰也很不一致,各团坛无统一固定的信仰,只有“神灵附体”
“刀枪不入”的迷信思想基本一致。他们信仰的神灵五花八门,大都是《封神榜》
《三国演义》
《西游记》《三侠五义》等小说或戏曲中的人物,在“上法附体”
时,想起谁就说是谁
“附体”,如孙悟空、猪八戒、赵云、关羽、黄天霸、窦尔敦等人物都成了附体的神灵
新知讲解
意义: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义和团运动始末
评价:
瓦德西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
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面对中国军民的抵抗,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笼统排外的色彩。义和团民众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从这一认识出发,他们奋不顾身,对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都发生在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的近代前期
都以农民为主体,以武装斗争的方式进行的农民革命运动
都利用宗教结社的形式发动,联合群众
都是由于旧式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不同
背景
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矛头
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性质
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反帝爱国运动
规模
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广
相对时间短
范围小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时间
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
2.
国家
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个国家
3.
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控制中国政府(彻底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维护其在华利益
4.
路线
大沽
天津
北京
阻击
新知讲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视频:八国联军侵华
新知讲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路线
1900年八国联军向大沽口发动进攻。八国联军先由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杨村、廊坊等地受到义和团和清军的狙击,被迫后撤,退回天津。后由德国瓦德西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11月抵北京,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
1852年加入英国海军,1857年参加英法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2年在上海与太平军作战.1897-1901年任英国东亚舰队司令。1900年6月10日率领八国联军2000余人,进犯北京。1901年归国。著有《我的海军生涯和旅行游记》
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
八国联军的暴行
新知讲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结果
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
八国联军进北京城
被八国联军焚毁的北京齐化门
八国联军的暴行
新知讲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1900年12月22日,英、俄、德、美、法、日、意、奥以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十一国公使联合向奕劻、李鸿章递交《议和大纲》十二条。清政府于27日同意接受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二十世纪的!
——邓小平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新知讲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北京,以樊国梁为首的教士们发出“布告”容许天主教徒在8月教堂解围后八天之内抢夺生活必需品,规定抢夺不满50银两的,不用上缴;超过50银两的,应负责偿还,或交教堂处理。
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教士们做我们的向导.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
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的揭露,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
新知讲解
签订《辛丑条约》
新知讲解
签订《辛丑条约》
1.
时间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当时清政府实际上已无可靠的军队。山东以南省份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2.
原因
新知讲解
签订《辛丑条约》
3.
内容
项目
内容
危害
赔款
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等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
划定使馆区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军事
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
严禁
反帝
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
加重人民的负担,
税收受列强控制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之下,便于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国中之国”,控制外交,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知讲解
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勒索到巨额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积极配合列强,尽量满足其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所以说,《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李鸿章
课堂小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五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课后反思
中国为什么会经历这段屈辱的历史?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
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教训: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无愧于我们祖国呢?
我们以史为镜,不忘国耻,从现在做起,从细处入手,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培养习惯,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强国。
启示:
课堂练习
1.
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矛盾的尖锐
C.?山东人民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尖锐??????
D.?义和拳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矛盾的尖锐
2.
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这些行为也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B.?盲目排斥外洋事务????????
C.?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B
B
课堂练习
3.
1901
年初,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①其目的都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都是由一些列强共同策划实施的
③皇帝被迫出逃,侵略者占领北京???
④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D
D
课堂练习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八国联军侵满清”的原因是什么?“八国”指的是哪八个国家?
(2)“北京二度被占领”是在哪两次侵略战争中?
(3)“赔巨款,派驻兵,”中的“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
(4)“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八国”指的是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赔偿白银4.5亿两。驻兵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
1901年。《辛丑条约》。影响:《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四目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
一、单选题
1.1901
年初,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矛盾的尖锐
C.?山东人民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尖锐??????????????????D.?义和拳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矛盾的尖锐
3.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这些行为也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B.?盲目排斥外洋事务????????C.?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4.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全面占领中国?????????????????????????????????????????????????????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D.?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5.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虎门销烟?????????????????????????????????????????????????????B.?图二圆明园遗迹
C.?图三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D.?图四日军在旅顺暴行
6.“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主要发生在哪些侵华战争期间(???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①其目的都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都是由一些列强共同策划实施的
③皇帝被迫出逃,侵略者占领北京???
④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小奕预习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发现《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条款,她猜想有以下原因,其中不合理的是(?????

A.?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实为下策
B.?列强在华错综复杂的矛盾迫使瓜分中国计划破产
C.?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势力范围等,平衡了列强在华利益
D.?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已将中国土地割让完毕
9.晚清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太后,真不赖,腿儿长,跑得快,长安一住把国卖,赔钱数不清,割地好大块”这歌谣反映当时( 
 )
①清政府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社会现实
②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后西太后逃亡的历史事实
③中国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失败慈禧太后没有责任
④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签订的严重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

A.?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D.?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二、材料分析题
11.材料?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以上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
和??________????????
的联合绞杀。从主观上看,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分别指哪些国家?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开始于何时?
(3)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八国联军侵满清”的原因是什么?“八国”指的是哪八个国家?
(2)“北京二度被占领”是在哪两次侵略战争中?
(3)“赔巨款,派驻兵,”中的“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
(4)“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2.
B
3.
B
4.
B
5.
C
6.
C
7.
D
8.
D
9.
B
10.
C
二、材料分析题
11.
(1)清政府;帝国主义;义和团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它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法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抗衡。
(2)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0年6月。
(3)八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2.
(1)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八国”指的是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赔偿白银4.5亿两。驻兵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
(4)1901年。《辛丑条约》。影响:《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