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重庆高考复习研讨会-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重庆高考复习研讨会-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资源简介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重庆外国语学校 陈伦琼
高考是学生智与勇的拼争,德与才的展示,身与心的考验。我校把高三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元复习,我校采用的是分块和分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和查漏补缺,第三阶段强化训练,回归教材,关注细节。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如同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是学生高考成绩提升最显著的阶段,因为越是接近高考所学的东西记忆越深刻,因此,第二、三阶段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第二、三阶段的复习呢?谈一谈我校的二、三轮复习方案。
今年的高考是重庆市最后一次旧教材命题,命题指导思想不应该有大的改变,试题不管是从难度上,还是题型上,都会有较多继承性,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基于以上原因,在后期的复习工作中,我们建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后期复习指导思想
1.研读《考试大纲》加强“五个点”的研究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的重点,是我们复习教学的指挥棒。因此一要熟悉《考试大纲》的内容。对考试大纲的研究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习题的精选上,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上。⑴加强对“五个点”的研究"即知识点(知识内容和范围)、常考点(结合历年高考试题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高考热点)、能力点(能力层次和要求)、应用点(知识的表现形式以及其中蕴涵的能力要求)"和结合点(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不同部分之间的综合点)的研究,并适当关注一下新旧教材可能的衔接点。 ⑵注意三个回归(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归学生)和三个到位(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2、树立“强化主干、突出重点、关注热点、专攻薄弱”的复习思路
第一轮复习注重知识细化,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二轮复习则要对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做到深层次的理解,在主干、重点和热点知识的深度上下工夫,注重重点知识的整合。对重要知识点要专题复习,重点测练、变式训练;对多个重要知识点,要精编一个典型例题,进行基础与能力的整合,多个知识点的整合。
3、回归课本,强化规范,查漏补缺,调节学生应试心理
回归课本要让学生重温基础知识,以填空的试题形式让学生填写。争取在高考前基础知识再次过关。查漏补缺是针对3、4月份学生常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是冷点盲点知识进行总结。
二、关于后期复习的几点做法
   明确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为了“快”,必须“准” ;为了“准”,必须要“熟”、“巧”;“快”、“准”、“熟”、“巧”缺一不可
1、引导学生联想总结,使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意思是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二轮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
2、I卷选择题训练方式
最后三个月的时间里,根据考试题型,加强题型的专题训练,突破考点。
 (1)、选择题专项训练思路(在理综选择周练进行)
高考化学选择题可以衡量学生知识的容量,衡量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及阅读能力,可以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双基”来解答问题。 每周在综合测试中加强考点训练,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考多的,就多练;考少的,就少练;不考的,就不练,不可平均用力。 
选择题考点2010年与2011年一样 ,与2009相比有一定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①STS 11年化学,让生活更美好10年、6题、是哥本哈低碳主题,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化学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思想。
②有机结构 11年12题. 10年11题给出结构简式根据官能团判断性质09年、11T是用文字描述.有机物结构或性质。比较而言更加注重,后者更重考察学生对有机官能团的识别和应用,避免死记硬背,能力要求提高。
③实验基本操作11年9题 相对于09年7题而言选项跨度大立意高远10年7题 实验装置,因此可把11年看成是前两年的融合提升
④平衡坐标图像11年10题 速率平衡10年10题呈现方式不同,前者坐标图,后者文字叙述,但考察知识点是一样,09 该题略复杂一点,因此可把11年看成是前两年的融合提升,因为学会平衡速率识图是应该会的基本功
⑤化学键能与热效应连续两年考,并且同样可把11年看成是前两年的融合提升
⑥鉴别溶液11年10题应算作一样,且与09的共存都属于离子反应知识点,所以考点不便
⑦水解电解11年8 题以及10年13 题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09年10题,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考察水解电解知识,属于电解质板块,11年偏重
⑧元素化合物特征性质和注意点11年7题,10年8题,09年9题
⑨周期元素规律11年7题.C、D两个选项C、Li、Na、K的原子半价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因此,这九个考点应予以重视。
  进行化学选择题的专项定时训练要把握好选择题的选择原则:①选择“典型题”或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的试题。抓住高考热点,参照历年高考选择题的常考内容、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选题。②通过分析研究学生平时考试的解题状况,选题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纠错。③因为理化生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有必要专项训练进行磨合,控制选择题解题时间,提高效率。④讲评习题时加强变式训练,突出能力要求,如改变题干条件、一题多变,继续拓展延伸,深化思维层次。当然,要能有所收获,需要老师的匠心,学生的用心,二者相得益彰,方能事半功倍⑤认真研读教材的亮点,关注物质的俗名、用途,关注生活、生产、环境、科技、能源、资源、材料与试题的联系。选择题训练把准确率放在第一位,树立得选择题得天下的思想,努力培养好习惯,好节奏(限时完成)。做题不要快,审题要细致,四个选项一一弄懂,争取少失分。平时训练少用排除法,少猜答案。在训练中加强读题训练,总结自身的弱点,一一设法改进。
关注前一年未考和连续三年都考的知识点:如图像与图表信息的归纳与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计算与方程式配平;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原电池与电解原理的应用;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规律和溶液pH 计算;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基础知识 ;常见化学计算(混合物计算、守恒法应用等);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应用;溶液与胶体知识;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
(2)、选择题应试技巧的介绍:化学选择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但总要经过审题、析题、解题这三个环节,作为选择题,题中的待选答案项实质是一种提示。快速巧断选择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之一。例如在一些计算性选择题,只需要初步计算即可比较得出答案。
  3、 II卷非选择题突破策略
重庆高考理综第二卷试题特点分析:重庆卷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实验题、1道元素及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题型基本稳定。11年和10年26题周期表及元素化合物相结合的填空大题。如出一辙,相比09年26题更易上手,更有亲切感。27 实验连接题11年和10年比09年、27题.。有机流程题(框图题),反应速率电解。在各大题的设问中柔和小计算。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因此要求学生先将题目通读两遍后才考虑答题,有时候前面问题的答案会在后面的提问中给予提示。
(1)基本思路
①强化读题、审题训练,形成信息素养
从审题角度看,化学试题的特征是"三多":信息源多、信息类型多、信息加工方式多。审题目的,要明确求解问题,找出解题条件(表面信息、隐含信息),发现条件跟问题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遇到的障碍。如关键文字、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图和表、解题说明、题中数据、转化框图等。总之,就是要特别注重养成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关键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②严格规范性训练,降低失误失分;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
答题时应讲求规范表达, 书写工整。对简答题,要注意将化学原理表达正确,现象要完整、准确。对符号书写,要准确清晰。如:Ca与Cu的区别、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名称,要求什么,对应作答,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化学用语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如"褪色"不能写成"退色","倒吸"不能写成"倒泻" “坩埚”不能写成“钳锅”, “三角锥”不能写成“三角锤”等。总之,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要力求做到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尽量多得分,不强求自已在难题上得多少分,确保会的是对的。
③要反复纠错
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 "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查错寻因,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过失性失分。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做好"错题归类"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纠错"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
(2)分类剖析
①元素化合物知识题
也叫做无机推断题,此类题的特点是:跨度大,辐射广,涉及内容是中学重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或常见离子的检验等。要求学生知识熟练,思维敏捷,广阔性好;但试题问题设置梯度好,有亲和力,考查主干知识,便于学生上手,猜想法和假设法,常用于此类题的解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推断、周期表结构、周期律应用、电子式、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训练学生审清题目,规范作答,避免过失是提高得分的重要一环。
②、实验题
实验题是学生眼中的“恨”,老师心中的“痛”。因为它组合多样,变化多端,形势多样。重庆实验题特点是:装置连接,与气体相关。考察涉及实际仪器名称,连接顺序,气密性,反应原理,揉和小计算。训练注重基础,注重细节,注重答题材的规范性及书写的准确性。要求学生通读两边题目,揣摩出命题人的思路,前后贯通答题。
③有机题
重庆有机综合题的特点:立足有机基础、考查主干知识;由易到难,分层渐进设问,强化结构简式、官能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适当穿插简单计算;常考反应类型有取代、加成、消去、酯化等;常考物质有烯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等衍生物;试题利用“题给信息”,加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
有机题训练思路:重视官能团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重视归纳细微的差别。重视有机方程式书写的训练,练到绝不出错。训练学生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正确方法,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有机合成及有机实验的训练。
解有机推断题的基本思路:顺读题,逆推导,利用信息综合找;突破口,特征好,理清思路细推敲。找突破口四法:1)重要数据 2)反应条件 3)衍变关系 4)反应信息
答题三要:1)要找关键字词 2)要找得分点 3)要规范答题 
④化学反应原理题
突出考察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知识,计算速率、浓度、写出电极反应式,并进行相关计算,考察学生对图表及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解题
4、上好习题讲评课
讲评课是高三二轮复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细化一下,又可分为试卷讲评和习题讲评。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讲评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上好讲评课。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归类讲解,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整理分析归类,重点讲评重点、热点、双基应用的薄弱点,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其次注意重过程评析,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再次是注重变式训练(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要就题论题,可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反思的余地。每次讲评,要求学生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三次过关,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高考年年考,题目年年新;高考千考万考,都逃不掉课本的掌心;考前回归课本,回到知识的根。09年重庆高考对回归课本这一思想体现得十分突出。6题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 26题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能制取多种化工原料;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电解槽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NaOH溶液的出口为 ;实验连接27题装置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29题 化合物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Y组成,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在短时间内要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但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可能的。在强化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辅导,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适当加压、减压,个别谈心,使学生高考前有最佳的应试心理。
以上所谈,仅为一人浅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激情工作,快乐生活,谢谢大家!
2012. 2. 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