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一中2011-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邛崃一中2011-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制度,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B.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
C.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
A.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B.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3.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的______具有______性的特征。( )
A.权利 真实 B.权利 阶级 C.主体 平等 D.主体 广泛
4.《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表明( )
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C.社会主义民主已达到完善的程度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5.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我国现阶段,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 )
A.间接选举,差额选举 B.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C.间接选举,等额选举 D.直接选举,等额选举
7.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的首要内容是( )
A.知情权和参与权 B.平等权和自由权
C.生存权和发展权 D.表达权和参政权
8.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
C.提案权和决策权 D.监督权
9.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了一张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该决定( )
A.错误,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
B.正确,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
C.错误,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
D.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
10.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监狱服刑人员在进行必要劳动时,安排适当休息,有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表明( )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真实、不受限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0年9月8日,“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版正式开通,网民当天给胡锦涛总书记留言的有1万6千多条,有1万1千多条留言给温家宝总理,内容集中在反腐败、高房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了人民群众和政府的及时交流,这说明( )
①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保障
②网络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通道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素养不断增强
④积极建言献策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下面漫画,回答12~13题。
12.人们可以在网上交流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 )
A.言论自由权 B.批评建议权 C.申诉控告权 D.知情权
13.漫画中的网民认为,在虚拟世界中,反正也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认识( )
A.是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是正确的,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
D.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政治自由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
A.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B.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C.读书就是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D.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5.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实践可以( )
①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②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
③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④使自己不犯政治性的错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高中学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学生张某,他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
①参与所在辖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②针对学校周围饮食安全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③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多关心国内国际大事
④加入共青团组织,积极参加共青团开展的有益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某省2010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①为选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②不会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③更有利于选民意愿的相对集中 ④可以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在我国,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候选人的意愿 ④选民的文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为抗议第58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播放介绍“东突”民族分裂分子的纪录片,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准备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3部影片。导演贾樟柯和赵亮的行为体现了我国公民( )
A.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原则
B.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C.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D.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20.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广大公民( )
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 B.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
C.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 D.依法间接参与基层民主的过程
2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平等是指( )
①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② 立法上的平等
③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 ④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③扩大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权限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
A.居民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 C.业主委员会 D.乡人民政府
24.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25.近几年来,全国一些城市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候选人由提名改为自荐报名,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这一改革( )
A.确保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C.推动了人民群众直接选出更加满意的人大代表
D.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6.2010年12月,某市有300多名领导干部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述职述廉报告》全文,网民可以跟帖对每一位干部作出评议。上述做法( )
A.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B.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新的有效渠道
C.为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提供了新的有效渠道
D.为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权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近年来法院行政案件审理情况来看,行政争议案件年增两成,尤其是交通运输管理、规划、土地、房屋拆迁、环保、社保等成为行政争议的热点问题。回答27—28题。
27.统计显示,近年来“民告官”案件年增两成,这( )
①说明公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意识在不断增强 ②说明“民与官”的矛盾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 ③是公民依法进行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的表现
④有利于推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8.公民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除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外,还可以( )
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将自己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反映给有关部门
②将自己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反映给人大代表,寻求更多的帮助
③求助新闻媒体,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自己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④张贴大字报,指责有关部门的违法乱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
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②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相结合原则
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④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回答。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黑除恶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息息相关。2009年重庆掀起打黑除恶风暴,共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000多人,立案查办涉黑涉恶团伙案件近300个,黎强等67名黑恶团伙首犯和骨干先后被警方执行逮捕,文强等10名厅级、20多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因充当黑恶分子的保护伞而落马。
材料二 打击、铲除黑恶势力,是让百姓过上安定日子的“民心工程”,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自开展行动以来,仅重庆市黑恶犯罪举报中心就收到25187份检举、揭发和控告材料,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真正打了一场打黑除恶的人民战争。
(1)人民群众实名举报违法犯罪行为,是公民通过 (2分)
行使了监督权。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两种合法渠道行使这一权利?(2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6分)
32.(20分)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材料一 新拆迁条例修改与制定,始终牵引着亿万群众的目光。2007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审议这个条例草案时提出,经过修改后要公开征求群众意见。2010年,条例草案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起草单位召开45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被征收人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条例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发布。
材料二 新拆迁条例规定,因公共利益而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禁止采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方式实施搬迁,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征收补偿价格不低于市场价;征收补偿方案需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新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行使,彰显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1)结合材料一体现了公民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6分)
(2)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哪些?(8分)
(3)有人认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征收我们房屋,就应该满足我们的要求。”请评析这一观点。(6分)
33.(10分)深化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益事务和公益事业。”
材料二 2011年2月9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2010年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情况第三方调查报告》并认为,经过多年努力,成都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基本实现了让老百姓自己做主,在村民中初步形成“我要参与、我要做主”的意识。调查显示,受访农村群众对议事会的总体知晓率达到95.98%,对议事会工作情况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5.06%。该报告也从第三方角度提出了工作建议:规范议事程序,强化监督考核的方式,进一步把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满足村民不断增长的参与公共事务和权利保障的需要。
(1)为什么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6分)
(2)联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2.(20分)
(1)①公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说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②条例起草单位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③国务院将此条例正式向社会发布,说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决策。(2分)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分)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6=18分)
1.某人为了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由静止释放一石子,2.0s末听到石子的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10m B. 20m C.30m D. 40m
2.设公路上正在行驶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两个2s内的位移分别是10m和1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
C.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6 m/s2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8 m/s2
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4.若物体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C.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沿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
B. 物体B向右匀加速运动
C. 细绳对A的拉力逐渐变小
D. 细绳对B的拉力逐渐变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全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4×6=24分)
7.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速度不变
B. 向心加速度不变
C. 角速度不变
D. 周期不变
8.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
A.水平分速度不变
B.加速度不变
C.在相同高度处有相同的速度
D.经过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零
9.一质点做在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质点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
B.质点加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
C.质点速度方向一定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D.质点在曲线上某点速度方向一定沿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10.如图所示皮带转动轮,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2 倍,A是大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一点,C是大轮上一点,C到圆心O1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 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
A.A、B两点角速度相等
B.B、C两点角速度相等
C.A、C两点角速度相等
D.A、C两点线速度相等
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1;若将此球改用2v0水平速度抛出,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2,则t1 : t2为:( )
A.1 : 1 B.1 : 2 C.1 : 3 D.1 : 4
12.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 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g取10/s2,,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 m/s<v≤2m/s
B.m/s<v≤3.5 m/s
C.m/s<v<m/s
D. m/s<v<m/s
三.实验和填空题(共15分)
1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H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或者在空中相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4.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15.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为V0=_______m/s(g=10m/s2)
16. 如图所示是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图中A、B、C、D、E、F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标出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现用刻度尺量出AB、EF的长度分别为0.80cm和2.40cm,则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D点的速度大小
是 m/s.
四.计算题(43分。必须写出重要的演算步骤和重要的解题依据才能得分)
17.(10分)河宽d=60 m,一只小船在A点,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1=6 m/s,水流速度v2=3 m/s。问:
(1)要使它渡河的时间最短,则小船应如何渡河 最短时间是多少
(2)要使它渡河的航程最短,则小船应如何渡河 渡河时间是多少?
18.(10分)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0.1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是m=0.18kg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角速度由ω增加到3ω时,细线断裂,这时测得线拉力比原来大40N。求:(1)线断裂的瞬间,线的拉力。
(2)这时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和角速度大小。
19.(11分)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1的小球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度的大小2/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取10/s2),求:
(1)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的水平距离;
(2)如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时间和速度。
20.(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理在开始用一恒力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若稳定后物块A、B共同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稳定后弹簧对物块A的弹力;
(2)从恒力作用前到稳定后物块A与物块B间距离的变化量。
高2011级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四、计算题(43分,必须写出必要的演算步骤和重要的解题依据才能得分)
17、(10分)
解:(1)小船应垂直于河岸渡河(1分)
垂直河岸方向:d=v1tmin(1分)
得tmin==10s(2分)
18、(10分)
解:(1)设角速度为ω时,拉力为F1,角速度为3ω时,拉力为F2,
则F1=mlω2,F2= ml(3ω)2(2分)
又F2-F1=40N (2分)
解得F2=45N (2分)
(2)由F2=m,得v==5m/s(2分)
又v=l ω2,得ω2=50rad/s (2分)
19、(11分)
解:(1)小球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x=vBt,(1分)
h=gt2(1分)
联立解得x=vB=2m(1分)
知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为v==2m/s,(2分)
设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
tanθ==2. (1分)
即F= F2= mBgsinθ+mBa,(1分)
其方向沿斜面向下。(1分)
(2)对A静止时,沿斜面方向F1=mAgsinθ=k△x1(△x1为静止时压缩量)(2分)
B匀加速运动时,由胡克定律F2=k△x2(△x2为运动时伸长量) (2分)
故从恒力作用前到稳定后物块A与B间距离的变化量为
△x=△x1+△x2= (3分)
A
v0
v2
A
d(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这是某人为2010年春节编写的楹联,其中的“牛”“虎”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工程修建于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汉朝时期
4.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应该是(  )
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酿酒
5.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6.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间是在 (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西汉
7.《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 (  )
A.中原市场繁荣 B.驰道、驿站通畅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 D.工商业市镇兴起
8.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 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9.古代中国盐铁官营的制度开始于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玄宗
10.《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1.《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12.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这段谕旨说明南宋政府 (   )
A.注重对官吏的考查 B.重视海外贸易
C.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D.注意开源节流
13.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历朝经济的发展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
C.在封建社会前期起过积极的作用 D.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4.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
15.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  )
图一人面彩陶壶 图二 邢窑白瓷长颈瓶 图三 粉彩开光花尊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18.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B.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C.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19.下列哪些是属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外商企业兴办,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④大官僚的爱国心驱使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2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表明他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清朝政府 D.地主阶级
22.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23.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辛亥革命和临时政府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大力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4.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 (  )
①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 
③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④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5.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为各国名人。这一期所示中国名人蒋介石在统治中国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是 (  )
A.短暂春天——较快发展
B.短暂发展——日益萎缩
C.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D.日益萎缩——短暂发展
2012年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11分)材料一:《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商业贸易“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农业生产“食”。《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材料二: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不同的经济主张?4分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及其实行的原因。(7分)
27、(12分)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1656年6月,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命令从天津至广东沿海各地,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氏等反清势力贸易者, “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材料四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4分)
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2分)
(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4分)
28(14分)材料一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1)材料一反映明朝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关系?(2分)结合教材说明这种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2分)明清时期这种生产关系发展极其缓慢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三: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
材料二、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4分)
29、(13分)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1919年增加180%。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面粉厂数目:一战前的40多家增至一战后120多家。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统计资料选编》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本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 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在纺织业中,外资纺织厂占有了46%的纱锭和59%的布机数。
(1)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4分)
据材料二说明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其原因又是什么?(2分)
据材料三反映出民族工业的什么特点?(4分)
(4)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答案
1-5:BCBBB 6-10:CABCC 11-15:DBAAD 16-20:DDCAC 21-25:ACDBB
27、(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2分)
(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明朝统治(2分);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2分)
(3)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2分)
(4)危害:不仅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
29、(1)状况:发展迅速(或进一步发展或出现短暂春天)1分
原因:辛亥革命的促进;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群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4分
(2)萧条,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华经济侵略。2分
(3)特点: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封建自然经济仍绝对优势。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
A. B. C. D.
2.已知∈(,),tan=,则tan()等于( )
A. B.7 C.- D.-7
3.=( )
A. B. C. D.
4.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7, b=3,c=5,则的大小( )
A. B. C. D.
5.在 ABC中,已知,则最短边的长为( )
A. B. C. D.
6. 若且,则(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测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0 m,则树的高度为(  )
A.(30+30) m B.(30+15) m
C.(15+30) m D.(15+15) m
8.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9. 在△ABC中,已知,,B=45 则A角的度数为( )
A. 60 B. 120 C. 60或120 D. 30
10.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A. B. C. D.
11.在△ABC中,若(a+b+c)(b+c-a)=3bc,且sinA=2sinBcosC,则△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2.(文) 在中,则( )
A. 或 B. C. D.
12.(理) 9. 已知三角形的一个 内角A满足那么的值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计算: _______________
14.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5.(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15.(理)函数的最小值为___
16.下面有五个命题:
①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4.
②在中,若“”,则“”.
③若锐角、满足 则; .
④把函数
⑤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答案
邛崃一中高2014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17~21每题12分,22题14分)
17.①已知,求的值.
②证明
18.已知,且.
①求的值; ②求的值; ③求的大小.
20. 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①确定角C的大小:
②若c=,且△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21.已知,
求(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2)当时,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3)函数的图象是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22.(14分)将一块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0 cm的扇形铁片截出一块矩形,如图所示,有两种截法,让矩形一边在扇形的一条半径OA上或让矩形一边与弦AB平行,请问哪种截法能得到最大面积的矩形,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邛崃一中高2014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②③④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17~21每题12分,22题14分)
17.①已知,求的值.
②证明
解:①由题得
②证明:左=
=
===右
②由,得
又∵,∴:
③由②得所以
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
(2)解:由面积公式得
由余弦定理得
由②变形得
22.(14分)将一块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0 cm的扇形铁片截出一块矩形,如图所示,有两种截法,让矩形一边在扇形的一条半径OA上或让矩形一边与弦AB平行,请问哪种截法能得到最大面积的矩形,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解:第一种截法,如图,连接OM设∠MOA=α,则0<α<,
则MN=20sinα,ON=20cosα.∴设矩形面积为S甲,
则S甲=MN·ON=20sinα·20cosα=200sin2α.∵0<α<,∴0<2α<π.
∴即α=时,S甲max=200(cm2).
第二种截法:如图
作∠BOA的平分线交MN于点P,交EF于点Q,交弧AB于点R,连接ON,设∠NOR=α,则0<α<,得NP=20sinα,故NM=40sinα,
OP=20cosα,OQ==sinα,
PQ=OP-OQ=20cosα-sinα,
设第二种截法面积为S乙,则
S乙=PQ·MN=·40sinα
=400=400
=400-400×
=-
=sin-.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2.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产生的细胞
A.生理功能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数量和形态结构基本不变 D.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3.以下能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生产实践是
A.从一粒菜豆种子长成一棵植株 B.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巴
C.用一小块芹菜叶片培育出一棵完整植株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
4.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不包括
A.清除体内多余、无用的细胞 B.清除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
C.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衰老过程
5.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A.黑、雌    B.褐、雌 C.白、雌 D.黑、雄
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a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B.图b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图c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D.图c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7.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后,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变
B.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存在高尔基体
C.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高
D.通过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8.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细胞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9.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的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
③DNA完成复制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10.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液解离
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原生质流动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减少
11.甲图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
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
1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癌细胞由于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所以很容易扩散转移
D.癌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1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开始出现、最清晰、消失的时期分别是
A.前期、中期、后期 B.前期、中期、末期
C.间期、前期、末期 D.前期、后期、末期
1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15.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间期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的染色体就增加了一倍
B.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C.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D.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含有染色单体
1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17.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中复制的结果是
A.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不变
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了一倍
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增加一倍
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均不变
18.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所决定的
B.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C.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膜通透性改变,呼吸速率减慢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的突变可导致癌变
1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衰老细胞代谢速度减慢,酶活性降低
D.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与基因无关
20.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 B.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C.DNA复制可发生在c段 D.染色体平均分配可发生在d段
21.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含量加倍
B.B~C段细胞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蝌蚪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22.若果蝇(体细胞中8条染色体)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6:16: 0时,则该细胞一定处于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末期
23.下列对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 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C.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目、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D.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25.某学生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绘制了如下一些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26.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期的中期
C.直接用高倍镜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D.各时期的长短与视野中相应时期细胞的数量成正相关
27.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解旋酶(DNA复制时所需的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28.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29.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称为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30.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
B.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31.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蝌蚪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尾消失 B.单性植物中花器官的退化
C.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死亡 D.某人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
3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3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在细胞周期中,先经过分裂间期,然后进入分裂期
C.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分裂间期持续时间较短的生物组织细胞
34.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35.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为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36.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37.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 C.1/2变蓝 D.3/4变蓝
38.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39.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给你一株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40.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杂交组合 杂交亲本 后代性状
一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41.一只杂合的白兔,产生了3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黑色隐性遗传因子的精子有
A.50万个 B.100万个 C.150万个 D.300万个
42.一匹雄性黑马和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枣红马20匹和黑马23匹。下列叙述最可能的是
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 ②黑色是隐性性状 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 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43.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采用的方法依次为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4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4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不顾婚姻法的规定而结婚,婚后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儿。若再生第二胎,孩子正常的概率是
A.l/2 B.3/4 C.1/4 D.1
46.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a个体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A和a配子的分离
B.纯合子和纯合子相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C.纯合圆粒豌豆与纯合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l/4的杂合个体
D.父亲正常,母亲也正常,但有可能生出得白化病的女儿
47.一对杂合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表现型及数量可能是
A.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
48.番茄中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今将纯种红果植株作母本、纯种黄果植株作父本,则植株所结的果实的颜色是
A.红黄之比为3:1 B.红黄之比为1:1 C.全部红色 D.全部黄色
49.一旦表现出就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优良性状 D.新的性状
50.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25空,每空2分,共50分)]
51.(14分)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DNA分子________个。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
(3)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曲线是________。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
52.(6分)相关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还有可能分化成为其他组织的细胞,说明动物细胞也可能具有____________,从理论上解释是因为____________。
(2)研究干细胞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__。(多选)
A.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 B.医学上的组织修复
C.研究细胞的分化机制 D.实现细胞全能性
53.(16分)甲图是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数目变化曲线图,乙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甲图上看,图中________(填字母)段所示的时期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图乙中的 ________时期。(填编号)
(2)甲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细胞分裂过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按顺序填编号)。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____(填编号),消失于图________(填编号)。
(4)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
(5) 从甲图上看,图中________ (填字母)段所示的时期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 ________时期。(填编号)
54.(12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 。
(2)F1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F2中纯合红果的概率是 。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 (交配类型)。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 ,
其遗传因子组成是 。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每空2 分,共50分)
52.(1)全能性 
每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都具有全套的遗传物质
(2)ABC
54. (1)红果
(2)Dd 1/4
(3) 测交
(4) 黄果 dd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对得2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决定于( )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变化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3.深圳成为移民城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战争 B.国家政策 C.经济 D.生态环境变化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 )
A.由农村到农村  B. 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5.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B.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计算
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6.城市功能区是指( )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
C.城市人口统计区 D.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设地区
读图“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7~8题。
7.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8.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读“英国首都伦敦的城市扩展和人口增长图”,回答第9~11题:
9.目前,伦敦城市化进程处于( )
A.早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成熟阶段 D.加速阶段
10.20世纪70年代,伦敦市中心区人口逐渐迁移到郊区,这种现象称为( )
A.乡村城市化 B.城市乡村化 C.逆城市化 D.城镇化
11.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A.乡村和小城镇生活费用低 B.城市中心地价低,环境质量差
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D. 乡村和小城镇工作机会多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 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付租能力形成商业区的是( )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④⑤ D. ①③⑤
13. 在商业曲线中③区域比②区域地租水平高的原因是( )
A.离市中心近 B环境条件好 C.交通通达度高 D.科技水平高
14.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
A.成片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地区 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15.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收入高低 C.知名度高低 D.种族和宗教
16.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的经济规模 D.城市的地域位置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18、按城市化过程,上述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 adbc B dbca C cdba D acdb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3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根据材料和图回答19~21题。
19.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0.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 )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21.属于Y类型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22.在城市化过程中( )
A.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别不断扩大 B.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别扩大
C.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有显著差别 D.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23.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表示为( )
A.上升的直线 B.下降的直线
C.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D.抛物线
读图回答24—25题。
24.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B. 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25.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第26——28题。
26.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
A.英国、日本、中国、美国
B.美国、英国、日本、中国
C.英国、美国、日本、中国
D.中国、英国、美国、日本
27.英国城市化发展增幅最快的时段是( )
A.1850——1890年 B.1800——1850年
C.1890——1920年 D.1970——1992年
28.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城市化速度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迅速增长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城市规划合理 D.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B.aC.a=b>c D.a>b=c
3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
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条件 D.早期商业活动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1分)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Ⅰ、Ⅱ 、Ⅲ三个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特点)分别是:
Ⅰ 阶段 、 、 。
Ⅱ 阶段 、 、 。
Ⅲ 阶段 、 、 。
(2)从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 向 的过渡阶段。
32. 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回答:(6分)
(1)如果以黑色实心圆圈大小表示中心地等级差异,图中中心地有 个级别,与A同级别的城市在图中有 个。(2分)
(2)、由此可以看出城镇数目与级别之间的关系是:
。2分
(3)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镇间的平均距离,总结这种距离的大小与城镇级别高低之间的关系。2分
33.图示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将字母符号填入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后面的括号内,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 ( )
工业区 ( )
居住区 ( )
绿 地 ( )
(2)将①②③④填入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后面的括号内,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 厂 ( )
污水处理厂 ( )
重型机器厂 ( )
印 刷 厂 ( )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 区。
34.图7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9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有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9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有




邛崃一中高一地理月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二、综合题:四大题共计40分
31.(6分)
(1) 3 2(每空1分)
(2)级别越高数目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多(2分);级别越高距离越大(远),级别越低距离越小(近)2分。
33. (共14分)
(1) ①城市用地面积增大 ②城市人口规模增大 ③城市功能分区明显 (6分)
(2) ①人口向郊区迁移 ②工业区向城市外缘迁移 ③绿化面积增加 ④新建卫星城和高速公路(8分)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21世纪教育网/wxt/list.aspx ClassID=3060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C:12 N:14 O:16 Cl:35.5 Ca:40 S:32
第I卷(共40分)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错误!未指定书签。.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氢 B.铁 C.钙 D.碘
错误!未指定书签。.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4N与15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18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24Mg与24Na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40K与40Ca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第IA族为第1列,0族元素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第2列元素
B.第3~12列元素全为金属
C.第17列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
D.每列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均依次增大
错误!未指定书签。.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特征,可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可以归为此类的是(  )
A. B. C. D.
错误!未指定书签。.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m g 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B.
C. D.
错误!未指定书签。.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错误!未指定书签。.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1NA
B.1.6gNH2-离子所含质子数为NA
C.22.4 LHCl溶于水,溶液中H+数为NA
D.9g D2O所含的中子数为4.5NA
错误!未指定书签。.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 B.原子序数:Y>X>Z>W ( http: / / www. /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D.金属性:X错误!未指定书签。.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种元素的单质中,①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错误!未指定书签。.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铍原子的半径小于硼原子的半径
B.相同条件下,单质铍与酸反应比单质锂与酸反应剧烈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弱
D.单质铍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有色、有毒的气体,比H2S稳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下列各指定微粒的数目比不是1∶1的是( )
A.Na2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 B.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
C.Mg2+离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D.氯化钠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R不可能是气态物质,只可能是固态物质
错误!未指定书签。.X、Y是元素周期表VII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错误!未指定书签。.反应A+B===2C,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 A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断裂1mol B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C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1mol A所含化学能为E1 kJ, 1mol B所含化学能E2 kJ,1molC 所含化学能E3 kJ。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Q1+Q2 > Q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B.若Q1+Q2 < Q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E 1+E 2 >E 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E 1+E 2 >E 3,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相同条件下,2molH2(g)与1molO2(g)完全化合生成2molH2O(g),放出a kJ热量,2molH2(g)与1molO2(g)完全化合生成2molH2O(l),放出b kJ热量,则a > b
C.若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D.相同条件下,1molH2O(l)与1molCaO完全化合,放出a kJ热量,2molH2O(l)与2molCaO完全化合,也放出a kJ热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某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为HnR,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分子中有m个氧原子,则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A.H2m-8+nROm B.H2n-8+mROm C.H2ROm D.H2mROm
错误!未指定书签。.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测定HF、HCl的熔点、沸点 比较F、Cl的非金属性强弱
B MgSO4、Al2(SO4)3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氨水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将SO2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向氯化铵、氯化铝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比较NaOH、NH3·H2O、Al(OH)3的碱性强弱
高2011级2011—2012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
题号 选择题 21 22 23 24 25 26 总分
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共60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10分)在下列化合物中:H2O、Na2O、、、NaCl、、KOH、CO2、NH4Cl、Na2O2、H 2O2、CH4、N2,请填空:
(1)只由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
(2)两种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共热,其离子方程式为:

(3)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结构式为 ;
(4)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5)已知在25℃、101kPa下,1molCH4充分燃烧(C转化为CO2气体,H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a kJ;使1kg水的温度升高1℃需要热量b kJ。若在相同条件下,使1kg水的温度从25℃加热到沸腾,需要(标准状况)CH4的体积是: m3。(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8分)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错误!未指定书签。.(12分)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发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④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⑤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逐渐缩小,溶液变红色B.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红色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燃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燃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用品:仪器、材料 略 药品 略
(3)实验内容:(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或大写英文字母,并写出有空格处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A
B 不 填
④ 不 填
⑤ 不 填
E 只写出“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F
(4)实验结论:略。
错误!未指定书签。.(9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 , C ;
(2)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3)由D、E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所有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
(4)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写出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11分)已知X、Y、Z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 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C的电子式 ,
D的结构式 。
(2)将22.4L(标准状况)D气体通入1L 1mol/L 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除了Na+外,还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3)已知M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检验化合物K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5)写出反应K+G→L的化学方程式是 。
错误!未指定书签。.(10分)有X、W、Y、Z、G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X的核内无中子,X和W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与Z同主族,且形成化合物ZY2和ZY3。Y与W同周期,其中ZY2是大气污染物和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G为115号元素,请回答以下问题。
(1)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 周期 族;
(2)X与W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由X、W、Y、Z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5:1:1: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由X、W、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 、 ;(均填写化学式)
(5)据报道,X与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5:1的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
邛崃一中高2011级2011—2012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答案
21.(10分)
(1)NH4Cl

(5)22.4×10-3×75b/a
22.(8分)
(1)试管中,镁片溶解,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烧杯中有白色浑浊现象产生。
(2)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Ca(OH)2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有白色浑浊现象产生。
(3)Mg+2H+===Mg2++H2↑。
(4)小于。
23.(12分)
24.(9分)
(1)元素名称:A 钠, C 硅 ;
(2)H3PO4
(3)
(4)
(5)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2)HCO3-
(3)3Cu+8H++2NO3-===3Cu2++2NO↑+4H2O
(4)向待测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有Fe2+存在;
(5)2Fe2++Cl2===2Fe3++2Cl-。
(3)NH4HSO4
(4)HNO3、NH3·H2O、NH4NO3(其他合理也给分)
(5)NH4H第一部分 听力(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满分 7.5分)
what seems to be the man’s problem
He quarreled with his wife. B. He lost his job.
C.He is overweight.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How to keep fit. B. How to lose weight.
C.How to balance the diet.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ina
Not careful B. Not honest. C. Not rich.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Do exercise every day.
Eat more fruits and vegetables.
Go out and make more friends.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two speakers are from the same place.
The woman likes eating fresh vegetables.
The man is not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第二节(共10题;满分15分)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8题。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rock music
Beautiful. B. Too loud. C. really exciting.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s mother like best
Rock music. B. Country music. C. Classical music.
Who will watch a movie with the man on Saturday evening
Linda. B. His mother C. The woman.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9-11题。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Husband and wife. B.Teacher and student. C.father and daughter
What seems to be the woman’s problem
She is fat. B. She is too busy. C.She has few friends.
How many suggestions does the man give
Four. B. Three. C. Two.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2-13题。
What does Mike do
A salesman. B. A designer. C. A pop singer.
What is the dress for
Women’s Day. B. Mother’s Day. C. The woman’s birthda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4-15题。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In a hospital.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chool.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the woman eat at dinner last night
Peas, beans and a peach.
Beans, eggplant and mushrooms.
A peach and a lemon.
第三节(共5小题;满分7.5分)
听下面五句话,根据其内容补全句子。每句读两遍。(每空一词)
Hearing the frightening story, the little boy showed a frightened _________ on his face.
From the ________ marked on the coin, we knew that it was made 500 years ago.
There are several popular ________ for children on television these days.
Tom, please get some ink. There is more ink left in the ________.
John showed me around the old house where he spent most of his ________.
第二部分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Officials from Green Observatory have the clock __________twice a day.
checked B. examined C. tested D. experimented
22. He ________ the heavy burden of carrying for a wife and two children.
faced with B. face C. was faced with D. was faced to
23. Many reporters hurried to ________ the accident after the famous actor’s death was certain.
A. cover B. sees C. discover D. write
24.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omas Edison _________ the electric lamp.
A. invented B. discovered C. found D. developed
25.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__________ the police to keep order.
A. are used to help B. used to helping C. used to help D. used to be helped
26. Tom felt that he knew everybody’s business better than they knew it _____.
A. themselves B. oneself C. itself D. himself
27. At last we reached a lonely village, ____ a beautiful river.
A. in front of it lay B. in front of which lay
C. in front of it laid D. in front of lied
28. You can hold the pot in one hand and take off the lid
with __________.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 one D. the others
29.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____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years.
A. got B. won C. made D. did
30. The window which hasn’t been cleaned for at least 3 weeks requires ____. Who’d like to take the job
to clean B. cleaning C. cleaned D. being cleaned
31. Scientists say it may be five or six years ____it is possible to test this medicine to human patients.
A. since B. after C. before D. when
32. ---I hear Jane has gone to the Holy Island for her holiday.
-----Oh, how nice! Do you know when she____
A. was leaving B. had left C. has left D. left
33. The crazy fans ____patiently for two hours, and they would wait until the movie star arrived.
were waiting B. had been waiting C. had waited D. would wait
34. When we stand ____the TV Tower, people below look like ants.
A. at the bottom of B. at the foot of C .at the top of D. at the back of
35.________, but he insisted that he_____ to school.
A. Although he was ill; went B. Having been ill; go
C. Having been ill; should go D. He was ill; go
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If you do not use your arms or your legs for some time, they become weak; when you 36 using them again, they slowly become 37 again. Everybody knows this, and nobody would think of questioning this fact. 38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do not seem to know 39 memory works in the same way. 40 someone says that he has a good memory, he really means that he 41 his memory in practice exercising it frequently 42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When someone 43 says that his memory is poor, he really means that he does not give it enough 44 to become strong.
If a friend complains that his arms and legs are 45 we know that it is his own fault. But if he tells that he has a poor memory, 46 of us think his parents are to blame 47 that he is just unlucky, and few of us 48 that it is just as much his own fault as if it is his arms or legs 49 were weak.
Have you ever noticed that people who cannot read or write usually have 50 memories than those who can This is because those who cannot read or write 51 remember things; they have to remember dates, places, names, songs and stories. 52 their memory is the whole time 53.
So 54 you want a good memory, learn from those people, and 55 remembering.
36.A.keep B.go on C.stop D.start
37.A.well B.ill C.strong D.weak
38.A.Yet B.Therefore C.So D.Naturally
39.A.whether B.when C.that D.if
40.A.As B.What C.While D.When
41.A.wants B.builds up C.makes D.keeps
42.A.both B.neither C.either D.whether
43.A.again B.else C.more D.once
44.A.time B.use C.chances D.thought
45.A.strong B.tired C.broken D.weak
46.A.few B.none C.all D.many
47.A.so B.or C.and D.but
48. A.get to know B.would like to say C.notice D.realize
49.A.really B.also C.that D.who
50.A.worse B.better C.more D.less
51.A.used to B.can not C.try to D.have to
52.A.So B.Because of C.However D.Since
53.A.ready B.being used C.busy D.training
54.A.if B.that C.then D.when
55.A.please B.try C.practice D.enjoy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Hotlines have become common in China. Some radio broadcasting stations use hot lines to encourage the listeners to take part in the talk shows.
That’s a good idea. Yet, the fact is, some people do nothing but break the whole programme.
Some people know little about the topic under discussion. Sometimes they do not even know what the host is talking about so the host has to tell the caller what the show is about Usually the caller will ask a few questions which express his hope and show his ignorance(无知). Then the host has to answer and explain—how silly this is! It wastes a lot of time. To let the listeners hear them they don’t care what the topic is, no matter whether they themselves are interested in it or how silly they appear to be.
I’m totally bored by those people. It’s necessary for radio stations to improve the hotline programmes. In my opinion, if a caller doesn’t know what is going on, the operator should not let the caller take part in it.
56.The sentence “some people do nothing but break the whole programme” may tell us that ____.
A.Radio stations use hotlines in a wrong way
B.it is a fact
C.It is a good idea
D.Some people have unclear thoughts
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Some people know little about the topic under discussion.
B.Some people do not know what the host id talking about.
C.Some people do not know what the show is about.
D.The writer tells us that the host is silly.
58.The host has to answer and explain, ____ .
A.for the host works hard
B.because of the caller’s ignorance
C.for the host likes talking to the caller
D.because of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listener
59.The passage doesn’t tell us the idea ____ .
A.That some listeners phone the hotlines for fun
B.That some people just want to be heard by others
C.That some people who don’t care what the topic is must have realized that they appear to be silly
D.What the hotline programmes are
B
Most animals have little connection with animals of a different kind unless they hunt them for food. Sometimes, however, two kinds of animals come together in a partnership which does good to both of them. You may have noticed some birds sitting on the backs of sheep. This is not because they want a ride, but because they find easy food in the parasites(寄生虫) on sheep. The sheep allow the birds to do so because they remove the cause of discomfort. So although they can manage without each other, they do better together.
Sometimes an animal has a plant partner.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s until the two partners cannot manage without each other. This is so in the corals(珊瑚) of the sea. In their skins they have tiny plants which act as “dustman”, taking some of the waste products from the coral and giving in return oxygen which the animal needs to breathe. If the plants are killed, or are even prevented from light so that they cannot live normally, the corals will die.
60.Some birds like to sit on a sheep because ____ .
A. They depend on the sheep for existence
B. They enjoy traveling with the sheep
C. They can eat its parasites
D. They find it most comfortable to sit on the sheep’s back
61.The underlined work “they” in the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
A. birds and parasites B. birds and sheep
C. parasites and sheep D. sheep, birds and parasites
62.It can be learnt form the passage that the coral depends on the plant for ___.
A.comfort B.light C.food D.oxygen
63.What does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discuss
A.Some animals and plants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existence.
B.Some animals and plants develop their relationship easily.
C.Some plants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food.
D.Some animals live better together.
C
A special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s busy only at night. It is a dream laboratory where researchers are at work studying dreamers. Their findings have discovered that everyone dreams from three to seven times a night, although in ordinary life a person may remember none or only one of his dreams.
While the subjects—usually students—sleep, special machines record their brain waves and eye movements as well as the body movements that signal the end of a dream. Surprisingly, all subjects sleep soundly.
Observers report that a person usually fidgets(烦躁不安) before a dream. Once the dream has started, his body relaxes and his eyes become more active, as if the curtain had gone up on a show. As soon as the machine shows that the dream is over, a buzzer wakens the sleeper. He sits up, records his dream, and goes back to sleep—perhaps to dream some mor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if the dreamer is wakened immediately after his dream, he can usually recall the entire dream. If he is allowed to sleep even five more minutes, his memory of the dream will have disappeared.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re studying ____.
A. contents of dreams
B. dreamers while they dream
C. the meaning of dreams
D. the progress of sleeping
65. Their finding has discovered that _____.
A. everyone dreams every night
B. dreams are easily remembered
C. dreams are likely to be frightening
D. One person dreams only one dream a night
66. The machines being used in the experiment record _____.
A. the depth of sleep
B. the subjects’ brain waves and eye movements
C. how many dreams a person has
D. what a sleeper dreams during his sleep
67. A person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remember the dream that _____.
A. was of most interest to him
B. occurred immediately after he went to sleep
C. occurred just before he woke up
D. was the longest one to him
D
Without proper planning, tourism can cause problems. For example, too many tourists can crowd public places that are also enjoyed by the inhabitants(居民) of a country. If tourists create too much traffic, the inhabitants become angry and unhappy. They begin to dislike tourists and to treat them impolitely. They forget how much tourism can help the country’s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the people of a destination(目的地) country and how tourism affects them. Tourism should help a country keep the customs and beauty that attract tourists. Tourism should also advance health and happiness of local inhabitants.
Too much tourism can be a problem. If tourism grows too quickly, people must leave other jobs to work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can suffer.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re is not enough tourism, people can lose jobs. Businesses can also lose money. It costs a great deal of money to build large hotels, airports, first-class roads, and other support facilities(设施) needed by tourist attractions. For example, a major international-class tourist hotel can cost as much as 50 thousand dollars per room to build. If this room is not used most of the time, the owners of the hotel lose money.
Building a hotel is just a beginning. There must be many support facilities as well, including roads to get to the hotel, electricity, sewers(阴沟) to handle waste, and water. All of these support facilities cost money. If they are not used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tourists, jobs and money are lost.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most probably been discussed in the paragraph that goes before the passage
A. It is not important to develop tourism.
B. Building roads and hotels is important.
C. Support facilities are highly necessary.
D. Plann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ourism.
69. Too much tourism can cause all these problems except _____.
A. a bad effect on other industries
B. a change of the customs of the country
C.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D. pressure on traffic
70. Not enough tourism can lead to _____.
A. the fact that some people may be out of work
B. an increase in tourist attractions
C. the higher cost of support facilities
D. a rise in price and a fall in pay
71. The word “handle” in the la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
A. carry away B. pick up C. get in D. take down
E
How to protect children Web fans from unsuitable materials on-line while encouraging them to use the Internet has long been discussed in the U.S.
For some parents, the Internet can seem like a jungle, filled with danger for their children. But jungles contain wonders as well as danger and with good guides, some education, and a few precautions(预防措施), the wilds of the Internet can be safely navigated(航行). “Kids have to be on-line. If we tell our kids they can’t have chance to the Internet, we’re cutting them off from their future,” said an expert.
Most kids have started to use search engines. Many of them are great for finding tons of interesting Internet sites, and they can also locate places where you might not want you kids to go. There are search engines designed just for kids. A certain software contains only sites that have been selected as safe.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limit chance would be to use what is known as a “content screener(过滤器)”. But this can’t be wholly reliable(可靠), and the best thing parents can do is to talk to their kids and let them know that is OK or not OK to see or do on the Internet. Another way is that mum or dad is nearby when the child is surfing the Internet.
Four other tips:
-Don’t put the PC in a child’s room but keep it in an area where mum or dad can keep an eye on things. That also makes the Internet more of a family activity
-Ask your child what he or she has been doing and about any friends they make on-line.
-Tell your child not to give on-line strang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especially like address and phone number.
-And tell your children never to talk to anyone they meet on-line over the phone, send them any thing accept anything from them or agree to meet with them unless you go along.
72.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the subject of ______.
A.American children going on-line B.Internet in America
C.appreciating Internet D.opposing children’s on-line
7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Surfing the Internet is the best method of educating children.
B.Children’s not having chance to the Internet may have effect on their progress.
C.Using a content screener is most reliable for keeping children having chance to the Internet.
D.Searching engines can help children to select materials fit for them.
7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
A.Softwares fit for children want programming
B.a child who is on-line is in danger
C.Internet is a jungle full of danger
D.Internet contains a lot of harmful sites
75.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at” probably refers to
A.The first tip
B.The PC in the kid’s room
C.Placing the PC within parents’ view.
D.Kids’ surfing the Internet with their parents nearby.
高一下期第一次英语月考题答题卷
第一节.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或根据汉语提示填空。(15分)
Now, to everyone’s______(surprise),Ang Lee, director of a number of excellent films, has made a martial arts film called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s in the old wuxia stories, characters leap through the air every now and then,with beautiful,_______(优雅的)movements, while audiences shout in surprise.
Unusually, it is the female characters that_______(interest) us most.
His romantic scenes with Yu Xiulian are very_______(move),as their eyes show all the love that they must not express in words.
Paris is the capital and largest city of France,________(situate) on the River Seine.
The most popular place for tourists is the Eiffel Tower, the famous__________(象征) of Paris.
Athens, the capital of Greece, is known as the birthplace of western_______________(文明).
One of the Barcelona’s most famous landmarks is the Church of the Sagrada Familia, which was designed by an ____________(建筑师)called Antonio Gaudi.
The countries are independent and are ___________(govern) in different ways.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are to reduce _________(poor) and hunger.
_____________(interest), the countries that give the most money are the Netherlands, Norway and Sweden.
They‘re both medium-sized towns of between 100,000 and 200,000___________(inhabit).
There are some ___________(相似) between the two plays, though they had different directors.
The income of this town mostly depends on its produce and ________(旅游业).
Shi Jiazhua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____________(industry) centers of China.
第二节.书面表达。(3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信息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将成都和大同两个城市作个比较。
城市 成都 大同
位置 四川盆地(the Sichuan Basin)西部 山西省北部
面积 12390 平方公里 14176平方公里
气候 夏季闷热,冬季相对温暖,大雾天气多 夏季短暂,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参考词汇:
世界文化遗产(World Cultural Heritage)
青城山----都江堰(Mount Qingcheng and Dujiang Dan)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
注意:1.词数:11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高一下期第一次英语月考题参考答案
听力
二. 单项选择
21—25 DCAAC 26—30 ABBCB 31—35 CDBCD
三. 完形填空
36—40 DCACD 41—45 DCBCD 46—50 DCDCB
51—55 DABAC
1.surprise 2.graceful 3. interest 4. moving 5.situated 6.symbol
7. civilization 8. architect 9. governed 10. poverty 11. Interestingly 12. inhabitants 13. similarities 14. tourism 15.industrial
六. 书面表达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he Sichuan Basin, Chengdu covers a total area of 12,390 square kilometers. It is very hot in summer and quite warm in winter, and foggy days are common in this city.总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2分=24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壬(rén)戌   愆(qiān)期   桂棹(zhào)  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 )妇   愀(qiǎo)然   舳(zhóu)舻  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酒   横槊(shuò)   江渚(zhǔ)   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iè)    渐(jiàn)染  一叶扁(piān)舟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 彭殇 重山峻岭 举酒属客
B.沃若 缈小 杯盘狼藉 觞筹交错
C.垝垣 修禊 夙兴夜寐 鸠占雀巢
D.嗟悼 窈窕 事过境迁 引咎自责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在《滕王阁序》一文中,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登高临水,游目骋怀,思接千里,抒发了怀才不遇发“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悲慨!
C.告诉你,我虽然不能袖藏八卦,可是我们单位老王在商海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经的多,见的广,看问题该会入木三分。
D.亚运会上,釜山市的体育馆中150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嘹亮激越的乐曲声至今仍不绝如缕地在耳边回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公安部门说,李乔明在与同监室人员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狱友踢打他,撞到墙壁受伤后死亡。
B.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C.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D.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下江陵(攻占)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B.列坐其次(按次序)   言既遂矣(满足) 
C.火尚足以明(明亮)  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D.终期于尽(时期)  象弭鱼服(战服)
6.下列字词的解释都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我贿迁(财物) 忧心孔疚(非常)  B.不遑启居(闲暇)  何可胜道也哉(承受)
C.总角之宴(少年时代) 不能喻之于怀(比喻) D.知不可乎骤得(突然) 则其至又加少矣(增添)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全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俯仰一世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放浪形骸之外 遗世独立
C.感慨系之 盈虚者如彼 D.所以兴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8.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玁狁孔棘 B.长乐王回深父 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 岁亦莫止 D.未尝不临文嗟悼  匪来贸丝
9.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不随以止也 茂林修竹 B.有泉侧出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顺流而东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向之所欣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0.下列句中的“其”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文漫灭  然视其左右 B.方其破荆州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C.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孰能讥之乎 D.既其出 其声呜呜然 
11.下列句中的“以”的用法和意义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挟飞仙以遨游
A.夫夷以近 B.举匏樽以相属 C.拥火以入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2.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客有吹洞箫者 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死生亦大矣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余之所得也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有碑仆道
二、阅读下面三篇序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
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选自石崇《金谷诗序》,有删改。)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陶渊明《游斜川诗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②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③。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注:①逆旅:客舍。②大块:大自然。③惠连:南朝谢惠连,与族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④康乐:即谢灵运。
13.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齐备 B.道路并作 写作
C.各疏年纪乡里 分条陈述 D.良有以也 诚、确实
14.下列各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的一项是( )
A.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屡迁其坐 B.感性命之不永 悲日月之遂往
C.以叙中怀 以记其时日 D.为欢几何 皆为惠连
15.不属于省略介词“于”的句子是( )
A.昼夜游宴 B.合载车中 C.独秀中皋 D.独惭康乐
16.找出《金谷诗序》《游斜川诗序》中与《兰亭集序》“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同义的语句。(2分)
A.《金谷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B.《游斜川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7.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2分)
(2)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3分)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3分)
三、阅读鉴赏。(17分)
18.试就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的情况进行赏析分析。(5分)
卜算子①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9.默写名言名句。(12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2)或取诸怀抱, ; ,放浪形骸之外。
(3)《兰亭集序》中表现王羲之生死观的是: , 。
(4)《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的是: , 。
(5)《赤壁赋》中侧面描写凄凉箫声的是: , 。
(6)《氓》中用比兴手法规劝女子不要沉溺爱情的是: , 。
(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文赤壁 朱增泉
??①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②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③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④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⑤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⑥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是给他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⑦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⑧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⑨文赤壁,虽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20. 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
⑴ 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⑵ 第5自然段:“惟有苏东坡,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2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6分)
2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结合全文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6分)
23.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和评价。100字左右。(4分)
五、语言应用。(13分)
24.下面这首《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中间四句被抽出并打乱了顺序,请选出对这四句排列正确的一项,并说明理由。(5分)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
,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①路远莫致之 ②攀条折其荣 ③馨香盈怀袖 ④将以遗所思 (注:荣,指花。)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选择( )(2分),理由
(3分)
2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代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20字。(4分)
广州日报12月16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历史大剧《盖世英雄曹操》正在象山影视城热拍。近日,胡玫导演正式宣布一直悬而未决的“貂蝉”人选,韩雪出演新版“貂蝉”。胡玫表示:“这次选貂蝉,我第一个想到就是她,她是目前国内女演员中最适合演貂蝉的。”
  之前有消息称,白冰(博客)将饰演剧中重要的女性角色貂蝉,不过现在公布的名单却是由韩雪出演这一角色。导演胡玫表示:“白冰是因为档期的问题,我也感到很遗憾。我觉得无论从形象、气质还是剧本而言,韩雪可能更合适吧,一开始我就看好她!”而韩雪也表现出对于导演胡玫的信任,“我觉得导演想呈现什么我就尽可能地呈现给大家,这部戏上我听导演的。”
  韩雪坦言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做了很多功课,“我们小时候那版《三国》和陈好的那版我都看过,老的那版因为太久远所以具体演员怎么表演记不清了,陈好那版我仔细看过,觉得他们美化了吕布与貂蝉之间的感情,而我们这版会比较写实。”韩雪透露自己饰演的貂蝉是一个英雄式的女人,还强调说:“我觉得貂蝉在历史上是一个真正有故事的美女,而不是一个花瓶式的美女。”
26.仿造画线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各补写一个例子。(4分)
人们在读书中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 ,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豪迈旷达,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六、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聆听
听一阵风铃
在无边的春色里
你听我的歌曲
我不用看着你
我们心早已相系
不用再多说那一句
……
听松林低语
在喜悦的心田里
你不必太过介意
我无法和你一起
而我心底深信
这一条路上我们常相系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新课标高一语文下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1.C 2.D 3.D 4.B(A.前后主语不一致,前半句主语是“李乔明”,“狱友踢打他”主语是“狱友”。C.搭配不当,可以将“反映”改为“发现”。D.句式杂糅,“是因为”与“---造成的”) 5.A 6.D 7.D 8.B 9.A 10.A 11.C 12.C
我在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外任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墅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那里有的地方高峻,有的地方低下,有涌流的请泉,茂密的树林,还有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没有不齐备的。又有加工粮食的水碓,养鱼池,土窟等,那些作为赏心悦目的东西也都具备了。
(略)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人生漂浮无常,好似梦幻,欢乐的口子能有多少呢 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展现锦绣风光。现在聚会在桃花芬芳的花园里,畅谈兄弟间的乐事。诸弟聪明过人,都有谢惠连的才华;大家咏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惭愧。静静地欣赏春夜的景色还没有完,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雅。摆出荣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如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22.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23:答一:苏东坡豪放、淡泊、豁达。人们期望他能青云直上,济世为民,但苏东坡知道,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放达的自己。于是他把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啸成一曲《念奴娇》,吐成两篇《赤壁赋》。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面对政治人生风雨,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伟哉,苏东坡!【评】符合要求,可得满分
答二:苏东坡,文坛的领袖,词坛的宗师,书法的大家,以散文、诗词、书法、名震天下。他的散文文笔优美、意境优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开豪放一派先河,大江东去,东坡永存;他的书法独成一家,妙绝天下。虽然他仕途坎坷,但造就了他坚强的品质,乐观的精神,用他那支永不屈服的笔,为文人抒写了一个高大无畏的形象。美哉,东坡;壮哉,东坡;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东坡。
答三:苏东坡的“三赤”,缘自仕途坎坷的遭遇,却成就了他文豪的英名;阴差阳错的命运,玉成了他旷达超越的情怀,也让意欲拓展生命意义的旅游者,感悟到了文赤壁优胜了武赤壁名声的原因:任何利炮坚船打造的英名都无法企及文化力量充实的灵魂。因为有了这样的灵魂,苏东坡得以永生!
【评】虽然紧扣了本文,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有一定见地,但因为没有结合有关的知识,故不能得满分。
误解:答一:苏东坡多才多艺,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他文比韩愈、柳宗元,有《前赤壁》《后赤壁》这样的名篇,诗比黄庭坚,词开豪放一派,高歌“大江东去”;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蘘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绘画“墨竹”堪称一绝。
【评】不但没有扣文本,而且本身表述也没有中心。
答四: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学上,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成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性人物,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代表词作,给后人提供了永远的精神粮食。在政治上,他屡遭打击,但始终不改其志,为民疏浚西湖,建“苏堤”。
【评】没有扣紧文本,只把苏东坡从文学和政治上来定位他,而且仅仅疏浚西湖,修建“苏堤”,远不能作为政治家的依据。
五、24.B 理由:(1)从律诗的押韵特征来看,句末应是i的韵脚;(1分)(2)从内容上看,承接上文枝叶扶疏,繁花满树的一片绚烂、生机勃勃的春景,勾起了主人公的怀远思恋的情愫,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原是为了赠送给远方的归人以解相思之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之人远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这一扬一抑使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2分)
25. 《盖世英雄曹操》热拍 韩雪演貂蝉不当花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