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习目标1.知道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掌握军机处的设立是封建社会君权强化到顶峰的标志。2.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目的和严重恶果。3.了解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史实。4.掌握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感想。部分朝代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秦唐北宋明元反映了封建社会皇权的不断强化,那么清朝君主专制如何强化的呢?清朝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了顶峰,但是清朝却逐步走向了衰败!新课导入1.背景(1)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军机处的设立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2)康熙: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2.军机处的设立过程目的:时间:成员:特点:军机大臣职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各部和地方去执行。雍正年间亲信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加强君主专制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皇权到达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以下中央机构的变化,体现出怎样的趋势?庄廷龙修《明史》:使用明朝年号,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清的事迹。胡中藻作诗:“一把心肠论浊清”。徐骏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剖棺戳尸株连72人腰斩株族祸及师友斩首入狱自杀戮尸枭示满门抄斩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1.文字狱的含义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案名事由株连人数庄廷珑《明史》案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朝的年号70-120人戴名世《南山集》案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300多人吕留良案反对清朝统治数十人胡中藻案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株连族人,祸及师友徐骏案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斩首查嗣庭案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抄家,死于狱中清朝前期文字狱统计表反映从顺治到乾隆,思想控制的力度越来越大清朝的文字狱有何特点?有何影响?特点: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影响: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李祖陶《迈堂文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仅乾隆时期禁书运动就持续了近20年)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巨作。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满清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化专制政策(1)目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乾隆时修订四库全书(2)表现①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②禁书毁书焚书坑儒后又一次文化浩劫文化专制政策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1.官场腐败(1)原因: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而腐败。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珅:满洲正红旗。清朝乾隆时权臣、商人。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嘉庆四年,和珅革职下狱被抄家产。和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以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为900亿元左右,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2)表现①贿赂上级,结党营私。②乾隆以后,贪风更盛,各级官吏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3)结果: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和珅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流传的民谣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者自保,千方百计第利用官场上的各种关系,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污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2.军队颓废原因:官场腐败之风的蔓延;久无战事表现: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将领贪污,将士颓废原因: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耗严重;官吏截留税款影响: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原因:用地紧缺,土地兼并严重影响: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财政危机土地兼并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军饷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八旗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乾隆帝南巡图(局部,清·徐扬绘,现藏故宫博物院)3.财政危机乾隆中期国库存银曾多至7000万两;而到了嘉庆十九年,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至道光二十一年(1821年),国库反而亏空白银900万两。——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管理机构臃肿,但在康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充盈,尚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尤其是各级官史的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嘉庆以后,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4.贫富分化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变为流民,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严重。清代地契清代卖身契清中期以后,人口增长造成用地紧缺,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送节钱”,家里死人也要交纳“断气钱”。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四思考: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政策。什么是闭关锁国?≠严格限制绝对禁止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危及统治。闭关锁国清王朝周边形势图英荷西俄1792年英国全权大使马嘎尔尼乘坐“狮子”号从英国出发,于1793年9月来到承德觐见乾隆帝。马嘎尔尼提出开放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使馆等要求。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度落后“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观察图片,说说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读图学史盲目自大1.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2.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3.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清朝“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颁布禁海令迁海令四口通商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顺治康熙乾隆四、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行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防夷五事》18世纪末广州港盛况广州十三行西洋式建筑四、闭关锁国政策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马克思以史为鉴对比汉、唐、宋、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唐朝: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汉朝: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宋朝: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清朝: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开放闭关锁国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国家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归纳总结·知识构建】课堂检测:1、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A.内阁B.六部C.议政王大臣会议D.宦官2、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A.只许五口通商?????????B.排斥一切洋务??????????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3、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5.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B.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C.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D.不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cDDcc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材料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它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4)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州十三行.mp4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mp4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