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伦敦新闻画报》中有这样一段评述:“它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达到顶点,让我们获得了比想象的还多……”这段话评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丑条约》
2.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重负,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 对下图两个文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行
②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
③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④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4. 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甲午战争中日本( )
A.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B.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
C.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
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5. 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这说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6. 《钏影楼回忆录》中记述:“一般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国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其他应该研究的学问呢!”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读书人莫谈国事
B.败于中国人的盲目自大
C.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D.推动读书人研究学问的热潮
7. 《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8.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9. 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0.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11. 马汉说:“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中国的新式海军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兴建的海军有(  )
①南洋海军 ②北洋海军 ③福建海军 ④南海舰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C.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
D.地区之间发展均衡
13.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14. 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一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15. 近代中国人创办了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主要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它是( )
A.三联书店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新华书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
——摘编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受南方农民大起义的影响,直隶也有少数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恭亲王担当起了保卫京畿的重任。咸丰三年,他被任命为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接近破产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南方农民大起义”指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19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
【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性。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史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中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4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2)材料二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什么?由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期间开办的“新式学堂”是指?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相比, 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BB 6-10CCBDA 11-15BDCBC
二、非选择题
16.(1)清政府的腐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支付大量赔款,增加了政府财政困难;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外流;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2)太平天国运动。
(3)内外交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国内人民的反抗)。
17.(1)外国器利兵强,远胜于中国。
(2)理解: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进步:康有为主张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8.(1)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为军事工业服务。
(2)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或只学先进技术,不学政治制度。
(3)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京师大学堂。
(4)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军事器物,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