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哪一年开赴朝鲜作战( )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5年 2.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 ) A.英法联军 B.美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3.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之后,新中国与邻国并肩战斗,历时3年取得某场战争的重大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B.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 C.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D.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解放战争 5.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6.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得到农民的拥护 ②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实现了工业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1950年11月,我国北方农村某家庭正在召开家庭会议。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可能有( ) ①宣传土地改革的内容 ②商谈参加开国大典的事宜 ③商量参军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 ④商量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工商业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11.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几年后国家就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为了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 山东临沂某校打算举办一期“图片凝固历史”的展览,下图是窦艳萍同学提供的一幅图片,该图片反映了我国某行业的公私合营情况,你知道它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期间 B.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C.三大改造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4. 家乡的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这支军队的战士被誉为什么?你能说出几个这场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吗? (4)“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5)试分析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序言》 (1)材料一图一中的文件是在什么时间制定的?有何作用?图二中的文件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中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其颁布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图一、图二之间的联系。 (3)图二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4)图二文献主要规定了什么问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1956年与1952年相比,在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为:个体经济从71.8%下降为7%,私营经济从6.9%下降为0.1%,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三项合计比重从21.3%上升到92.9%。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设想,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给生产资料所有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三大改造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AC 6-10ABBBC 11-15CCCDA 二、非选择题 16.(1)美国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 “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 (4)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5)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等。 17.(1)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3)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属于人民。 18.(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用和平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