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 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该战役给美国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也失去了战斗英雄黄继光。这次战役是( ) A.上甘岭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3.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个停战协定签订于( ) A.1950年10月 B.1952年7月 C.1953年7月 D.1954年9月 4.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解放战争 5.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 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 7.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施包干到户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 “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9. 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0.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11.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供销社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14. 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15.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非选择题 16.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是哪支队伍正在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2)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这次战争中涌现出的哪两位杰出战斗英雄?请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英雄事迹。 (3)在这个战场上涌现出了太多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图二、图三只是其中典型代表,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的表格 (1)表格反应了我国在那一方方面比较落后?党和国家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状况制订了什么政策? (2)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材料二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4)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5)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6)该文献主要规定了什么问题?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 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1月31日,工商界 代表荣毅仁向毛泽东报喜 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当时是怎样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三大改造的缺点是什么? (4)从材料叙述的现象和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AA 6-10BAABB 11-15CBBDB 二、非选择题 16.(1)中国人民志愿军。 (2)黄继光和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英勇牺牲;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他们身上具有的舍生忘死、英勇作战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17. (1)工业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 (2)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研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川藏、新藏、青藏公路通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6)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属于人民。 18. (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过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向公私合营过渡,后来出现_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c·n·j·y (3)后期过急过快,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4)说明民族资本家的心态经历了恐慌、疑虑、担忧、心存不安到积极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