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2. 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中共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应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以下口号或标语中,生动刻画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4. 请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指出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三大改造
5. 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 ②受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6. 1958年4月,北京市全民动员集中打麻备.300万人连续突击三天,共歼灭麻雀40众万只。上还事件反映了“大跃进”产生的影响有( )
①广大千部群众白白付出了辛勤劳动
②违背了客现规律,高指标、高速度的错误乏滥
③教有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撞残
④影响了各行各业的正常工作和生产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7.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是( )
A.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批判《海瑞罢官》
C.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整顿党内的“走资派”
8. 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 )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改革开放以后的
9. “文化大革命”延续十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 )
A.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B.毛泽东的个人专断
C.被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 D.出现“右倾翻案风”
10. 文化大革命”为我们提供的教训是( )
①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倾向
②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合僵化
③应该以阶级斗争为工作中心
④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 )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了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在“文革”期间被严重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12.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跨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13. 下面各项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
A.1965年,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B.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4.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航天工业 D.钢铁工业
15. 从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
①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②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几千万人开始大规模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
材料二 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3)材料一、二反映的重大失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4月,苏联方面向中国政府通报了苏共中央、苏联国家计委和有关专家对“一五”计划草案的意见,这些意见虽是根据苏联经验而谈的,但基本符合中国实际,成为修改“一五”计划的重要参考材料。1955年7月,历经4年多的编制与修订后,“一五”计划终于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此时,这项计划已经实施了2年多。
——《新中国经济建设史》
材料二 在手工业合作化后期出现了发展过快、合并过多、统一结算盈亏等不利于手工业发展的缺点和问题,致使某些手工业产品出现质量下降,品种数量减少的现象,某些服务业合并过多,使人们生活不方便。但是,总的来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取得了重要的经验。
材料三 据统计,我国农业、轻工业生产1959年、1960年连续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1960年与1957年相比,农业比重由43.3%下降到21.8%,轻工业由31.2%下降到26.1%,而重工业则由25.5%增加到52.1%。
材料四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先后视察了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的一些农村。9日,他在山东同当地负责人谈关于办大社的问题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上述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一些地区相继出现联乡并社转公社的热潮。
(1)材料一中的“一五”计划我国重点发展哪个行业?它的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3)材料三中造成农业下降,工业上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运动?
18. 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 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 000亿元。1 971午,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地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练)
(3)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4)“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列举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ABC 6-10BCCCD 11-15CDDDB
二、非选择题
16.(1)“大跃进”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3)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17.(1)行业:重工业。历史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历史事件:三大改造。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3)直接原因:“大跃进”运动。
(4)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8.(1)毛泽东对我国形势的错误判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利用和煽动。
(2)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②红卫兵运动。③夺权风暴。④全面内乱。(党政机关瘫痪、破坏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恶化)⑤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3)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②工厂停产,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回答其他方面内容,只要符合客观史实亦可)
(4)如,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