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邓小平曾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以上这段话意在强调香港的回归是由于(  )
A.领导人的作用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人民的期盼
2. 下面是小红在历史课上记下的一组关键词,她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A.解放西藏 B.香港回归祖国
C.澳门回归祖国 D.统一台湾
3.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5. 澳门从1999年到2018年,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446.7亿澳门元,经历了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下面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7. 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④台湾、香港、澳门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岛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9.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段话反映了(  )
A.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台湾当局已经放弃“台独”的主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交由国际社会来解决
10.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对这段表述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地区 
②统一后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③台湾比港澳享有更高的自治权 
④台湾自己管理其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20世纪90年代初,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 
③和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2. 习近平说:“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经济交流问题
C.发展问题 D.国共两党关系问题
13. 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再现了(  )
A.中美关系 B.大陆和台湾的关系
C.大陆和西藏的关系 D.中英关系
14. 针对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2018年4月26日,我国人民空军出动轰?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台湾岛飞行,用战机航迹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表明我国(  )
A.维护一个中国的决心
B.放弃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C.放弃了和平统一的手段
D.确立了武力统一台湾的政策
15.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  )
A.胡锦涛和连战 B.邓小平和蒋经国
C.习近平和马英九 D.胡锦涛和马英九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清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上沿袭明制:省、道、府(州)、县四级。全国分十八个省和五个特别行政区,十八省是直隶、河南、山东、湖南等;五个称为藩部的特别行政区是内蒙古、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新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多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
——选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原因。
(2)材料二中,“五个特别行政区”的划分体现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什么特点?今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在哪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置与清朝“五个特别行政区”的划分有何相同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创造性地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人是谁?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台湾人士时,首次指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最早提出“一国两制”。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材料三 1995年6月世界著名杂志《财富》推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封面专题——“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2007年《财富》杂志承认“在1997年7月1日回归后的10年,香港……并没有死掉”“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
(1)结合材料一思考,“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这一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了邓小平怎样的立场?他坚持这一立场的根本保障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香港在回归后“比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这说明了什么?
(4)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对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要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九二共识”。蔡英文两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该构想成功地在哪两个地区得到实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CC 6-10DAAAA 11-15DABAC
二、非选择题
16.(1)不同:分封制下诸侯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下郡县长官是由中央任免的。原因: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适应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的需要。
(2)特点: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特别之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作用: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3)“一国两制”构想。邓小平。
17.(1)台湾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立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中国坚决收回香港。保障:国家的独立,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3)①说明了祖国是香港强大的后盾。②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4)原因: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④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8.(1)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和作者热爱祖国,急切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荷兰、日本。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
(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