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应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遵义会议 D.开国大典
2.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因为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生产力,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C.开展阶级斗争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 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次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4. “什么叫共产?共产就是大车、牲口全部归公……除了生活用品和存款是自己的,其余全是公有的,这就叫共产。共产共产,越共越好,一共就富了。”在此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人民公社具有的特点是(  )
A.规模巨大 B.公有化程度高
C.分配平均主义 D.无偿调拨农用物资
5.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6. 为克服困难局面,从1961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7.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9. 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大字报中指出: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实际上是指(  )
A. 周恩来、邓小平 B. 刘少奇、邓小平
C.周恩来、刘少奇 D.周恩来、朱德
10. “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了残酷迫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动乱和灾难 
②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③避免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12.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航天工业 D.钢铁工业
13. 标志着我国打破西方国家核垄断的国防科技成就是(  )
A.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B.核导弹的成功试验
C.氢弹的成功爆炸 D.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
14. 1971年4月24日,在神州大地无数地方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目睹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随着《东方红》的悦耳曲调划过夜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七号
15.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有(  )
①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②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请例举出这一规划取得的两个主要成就。?
(2)材料二中,由A到B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 B到C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由C到D变化的原因是中央实行了哪种方针?
(4)从材料二曲折的农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17. 阅读下列材料: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一遍这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在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又何其毒也……”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请回答:
(1)上述大字报中号召“请同志们重读一遍”的人是谁?他为何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2)材料中的“某些同志”实际上是指谁?
(3)请写出这场“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4)请你对这一运动作简要评论。
18.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失误和沉痛教训。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召开会议明方向】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万~1200万吨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分析中共八大召开前党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激情岁月酿失误】
材料二
(2)你如何评价图(a)、图(b)反映的这些运动?
【调整经济促发展】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已有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阶级斗争搞内乱】
材料四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4)你知道这场运动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吗?请根据材料四,说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带来怎样的灾难。(至少写出两点)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上述史实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DBD 6-10CDDBA 11-15DACCC
二、非选择题
16. (1)一五计划;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交通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宝成、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
(2)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教训: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首位等等。
17. (1)毛泽东。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2)刘少奇、邓小平。
(3)1966年至1976年。
(4)“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8. (1)材料一中方案二反映了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反映了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3)不是事实。理由: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问题:反映出对“左”的错误的认识不足,“左”的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纠正,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的错误。
(4)最大的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灾难:①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②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③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④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⑤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5)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