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事实证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 B.是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提出的 C.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D.目的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 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是( ) A.1979年底 B.1984年12月 C.1987年4月 D.1997年6月 3.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这标志着( )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4. 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5. 相对于内地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6. 香港、澳门的回归成功实践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构想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双百”方针 7. 澳门回归祖国后,由于澳门与葡萄芽的历史联系,葡萄牙与欧盟、北约和美国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欧盟、北约和美国关系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语世界的关系在不断发展。材料反映了澳门回归( )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B.促进了澳门地区的持续稳定繁荣 C.有力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D.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8. 下图最早应该出现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 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国两制的出台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10. 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 邓小平曾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一个中国 B.和平谈判 C.平等协商 D.“一国两制” 12. 下图反映的是2019年1月2 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表述正确的是( ) A.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一个中国 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14.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15.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籍蔡英文在选举当中取胜。蔡英文在选举胜利后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公开叫嚣“台湾现在就是一个‘国家’”。针对蔡英文的言论,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 ) A.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B.加强两岸互联互通 C.共同应对台海危机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 16. 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它们反映的“主题”在形势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促成图(b)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2)材料二中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回来吧,就缺你了!”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1983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和平统一后,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材料四 2009年5月24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之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赴大陆参观访问。此次大陆行,是吴伯雄自去年5月底访问大陆以来,第四次前来大陆访问。有舆论指出,回顾一年来几次访问,两岸同胞共同开启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和煦春天”。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图中母亲代表什么地方?母亲前面的两位小朋友分别代表什么地方?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地方?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适当方式”什么?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概括说明,不要抄袭原文)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祖国统一能否实现?当前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ACD 6-10BCACC 11-15ACBBD 二、非选择题 16.(1)祖国统一。由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到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等。 17.(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解决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祖国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 (4)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18. (1)①代表中国; ②分别代表香港、澳门; ③代表台湾 (2)通过和平会谈实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概括说明: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能实现;主要障碍:①外国反华势力 ②蓄意制造分裂的台独分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