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经历了以下四件大事,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③ 4.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某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5.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6.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7.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钢产量2800万吨. 财政收入400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使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B.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使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9. 文化大革命”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毛泽东去世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0. 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1.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2.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航天工业 D.钢铁工业 13. 下列经济建设成就不是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成昆铁路建成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红旗渠建成 14. 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5. 下列哪些科研成果极大地加强了我国国防建设( )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②1966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③“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 (2)根据材料说说,中共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如图。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 砸烂“清华园”题字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团”具体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3)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乱了自己”的表现。 (4)以史为鉴,概括“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一本图书,目录如下(节选) 引子 1958年北戴河之夏 第一章 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 第二章 发动“大跃进”,出台“总路线” 第三章 高产“卫星上天”,钢铁“元帅升帐” 第四章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 (1)根据节选图书目录判断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怎样的良好愿望?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造成了哪些不良的后果?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给十亿中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以及人身伤害,更大的伤害是心灵层面的,只有那些经历过这次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它真正的含义。 (3)材料二中“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指的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被诬蔑为“叛徒. 内奸. 工贼”的人物是谁?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ADBC 6-10DDBDC 11-15DDCAA 二. 非选择题 16. (1)1956年,北京; (2)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17. (1)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3)全国大规模的“夺权”运动和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4)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和迷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8. (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文化大革命”。刘少奇。 (4)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健全民主与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