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水蒸发 1、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2、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蒸发。 3、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4、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5、蒸发的快慢和水的温度、表面积和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水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的越快。 6、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增大表面积、风吹。 7、晾晒衣服、晒粮食、晒盐、雨过天晴湿地面变干都是因为蒸发的原因。 水蒸发吸热的实验 实验名称 探究水蒸发吸热的实验 实验材料 温度计、棉纱、支架、烧杯、水 实验过程 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 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 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 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16、水沸腾 1、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的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3、给水加热,在没沸腾之前,水温升高情况是先快后慢。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4、水开始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标准大气压下,一般是100℃。 5、水的沸点不是固定的。在山顶上低,在山脚下高。 5、借助图表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就是在处理信息。 17、水蒸气凝结 1、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是一种凝结现象。 2、水在凝结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3、用酒精灯给玻璃片加热时,要来回移动玻璃片,让玻璃片均匀受热。 4、对着镜子哈气,镜片上出现小水珠;洗澡时镜子上的水珠;锅盖、水杯盖上的水珠;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刚从冰箱拿出的冰糕冒的白气,刚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罐冒的汗(变湿)等都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5、秋冬早晨,汽车玻璃和窗户玻璃上的小水滴都是由水蒸汽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侧。 实 验 名 称 探究水的凝结现象 实验目的 探究生活中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 实验器材 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试管夹,温水,酒精灯,玻璃片2 个 实验过程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往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里倒入等量的温水 3、用试管夹分别夹着冷、热玻璃片放在烧杯上方。 4、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热玻璃片上没有小水珠生成,冷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生成。 实验结论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水的凝结科学实验报告单 8、水的三种形态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2、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0℃,称为冰点。 3、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它们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5、属于水固态的:冰、雪、雹、霜。属于水液态的:水、雨、露、雾、白气。 6、冰融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蒸发、沸腾)时都要吸热。水蒸气凝结成水、水结成冰时都要放热。 7、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 8、冰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9、露、雾、白气(热气、白烟)的形成都是水蒸汽凝结形成的,由水的气态变成液态。 10、冬天,湿衣服放在室外结了冰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水变成冰,然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